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史上最强大学 > 二〇七、流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徐生洲的学术演讲已经进入最后一天。

连续数日的知识轰炸,长达几百页的冗长论文,不仅对徐生洲是巨大考验,对于听众来说也是一种高强度大的精神折磨。

任红山百无聊赖地坐在会场角落里,有些意外地打量着四周。作为徐生洲的死忠室友,再加上院里的安排,他从开幕到现在,几乎一场不落,——尽管在徐生洲开讲的第三分钟,他开了几秒钟的小差,从此彻底陷入了“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干什么?”的迷茫之中。

事实上,不仅是他,几乎一半的听众在第一节结束后就被劝退。

看着锐减的听众,让身处迷茫中的任红山找回了自信。

但到了今天,原本空了三分之二的学术会堂又陡然爆满起来。很多挂着新闻记者证的家伙,手持长枪短炮围在讲台附近,不时“咔嚓”“咔嚓”按上几下。台下听众们一副聚精会神的样子,在徐生洲演讲的停歇处,脸上还会露出若有所思或茅塞顿开的神情。

任红山撇撇嘴。

这些伪学术绿茶,除了嗯、哼、这是、哎、嗨、呦呵、别停、疼,知道黎曼-罗赫定理是什么吗?

他敢大胆断言:别看台下坐着大几百人,但真正能听懂徐神演讲奥义的,不会超过十分之一。不,可能只有百分之一!

他低下头,从兜里掏出手机,点开必乎。

他重点关注有关师大数院和徐神的话题,比如“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怎么样?水平如何?”“京城师范大学博士生徐生洲已经发表了4篇‘四大’,在国内数学界是什么水平?”“请业内人士聊聊徐生洲的科研成果,能不能获得菲尔兹奖?”

特别是“如何看待京城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博士生徐生洲号称自己证明冰雹猜想?”这是他创建的问题,现在正是大火的时候,每隔几分钟他都要刷新一下,看看有什么最新的回复。

比如现在就有个用户回答:

“众所周知,冰雹猜想的学术意义并不大,所以很少有着名数学家对他感兴趣。在我看来,数学界最重要的猜想是杨-米尔斯存在性和质量缺口,在数学上涉及几何学、拓扑学、代数学、分析学,在物理上涉及电磁力与弱相互作用力的统一,粒子物理的几何拓扑规律。这才是学界热点!”

任红山马上评论道:“呵呵,你猜猜霍奇猜想的学术意义大不大?”

他觉得必乎真是个神奇的地方。明明眼前的会场里,汇集了全世界最着名的数学家,能够完全听懂徐生洲空间遍历理论的依旧屈指可数。然而在必乎上,至少有30位用户对空间遍历理论指出不足,有50位用户认为冰雹猜想只是无足轻重的小卡拉米。

就比如现在这位用户:

“空间遍历理论又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很早就有人提出来,这几年米国各所大学一直都有人在研究。徐生洲只不过是拾人牙慧,在前人的基础上稍微前进了一点点,就被国人吹得天花乱坠。国内什么时候才能有点从0到1、真正引领世界的原创性科研成果?”

这股贬低空间遍历理论的妖风,大约从一个月前开始刮起,到现在愈演愈烈。甚至有人贴出卢勇在arxiv网站的论文截图,以此证明空间遍历理论并非徐生洲原创,甚至攻击徐生洲本人的学术水平,认为他存在学术不端。

业内人士仔细比较两篇论文,不难看出卢勇那篇是原始的阿米巴原虫,徐生洲这篇则是憨态可掬的国宝大熊猫,论深度、论广度、论完成度,两者都完全不具有可比性。要说卢勇的贡献,顶多就是抢在徐生洲之前提出了“解析递归理论”这个似是而非的名字。

关键这个名字也是卢勇借鉴徐生洲的!

然而绝大多数网友并不具备专业知识,只看到论文标题类似、前面有些公式类似,再看看论文发表时间先后,便真的以为徐生洲是抄袭或者借鉴。

这就让任红山非常郁闷。

他忍不住评论道:“对对对,外国的月亮更圆。还有呢,灯塔霸气小护照,德三良心下水道,全民医疗索马里,毛子白送房一套,阿三恒河有疗效,小日子夏令营呱呱叫……慢走不送!”

在任红山舌战群儒的时候,不觉时光飞逝,很快到了演讲收尾的时间。

徐生洲打开最后一页ppt,上面只写着“qEd”(证毕,或者说是表示代表证明完毕的结束符)。他如释重负,放下手里的激光笔,笑着说道:“前人曾写有一首词《西江月·证明》,曰:‘即得易见平凡,仿照上例显然。留作习题答案略,读者自证不难。反之亦然同理,推论自然成立。略去过程qEd,由上可知证毕。’至此,我关于空间遍历理论和冰雹猜想的证明全部讲完,也可以说一句‘qEd’。感谢大家的这几天的倾听。谢谢!”

台下顿时掌声如潮。

单反相机的快门声伴着闪光灯响成一片。

张安平手持话筒走上台来:“感谢各位朋友的大驾光临和认真聆听。现在,《Acta. math.》杂志主编托比亚斯先生正在征询各位特约评审员的意见,最终的评审结果还需要一段时间才会公布。各位记者朋友可以趁这个机会,向我们徐生洲老师提几个问题。想提问的举手?”

“我!”

“这里、这里!”

张安平随手一指:“这位记者朋友,你来提问。”

一个年轻漂亮的女记者站了起来,拿着话筒清脆地问道:“你好,徐老师,我是央妈记者顾泠泠。我们注意到,最近网络上有很多人声称空间遍历理论并非是你原创,而是借鉴了一位叫卢勇的研究者的成果。对此你怎么看?”

估计谁也没想到央妈的记者居然这么尖锐犀利,会场一时间陷入静寂。

徐生洲和张安平隐晦地对视一眼。

显然,顾泠泠就是个卧底!

徐生洲关掉ppt,打开电脑上的一个文件夹,将里面东西投屏出来:“感谢顾记者的提问。本来我也想把来龙去脉告诉大家,正好借此机会一并说明。事实是这样的,大约1年前,我到某单位进行学术交流,毫无心机地公布了我对解决霍奇猜想的思路及构建空间遍历理论的尝试。当时卢勇作为博士生也在座,听到了我的报告内容。大家请看,这就是该单位就我去演讲、演讲内容被旁听者卢勇抄袭等的具体经过,向我所做的书面说明。”

图片虽然做了一定处理,但有心人不难看出,所谓的“某单位”正是留美大学数学中心。

邱欣东在台下面无波澜,至于他心中是怎么想的,就没人知道了。

徐生洲接着介绍道:“后来,卢勇到米国田纳西大学诺克斯维尔分校做博士后,把我的尝试乔装打扮,换了新面目,很多地方还加入了自己的发挥,取名‘解析递归理论’发表在arxiv网站上。当然他的发挥基本上背离了我的构想,也没有像我后来完善时那样加入概率论和统计物理等相关学科内容。后来被我及时发现,要求他以论文存在严重学术不断为由撤稿,他不得不认错并答应。这是卢勇写给我的书面致歉信。”

享受到吃瓜乐趣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留念。

任红山更是喜不自禁,一边拍照一边咧着嘴碎碎念道:“看我怎么怼死你们这些大殖子!”

徐生洲又道:“当时我们已经意识到,在将来可能会有人以此为由头,来做翻案文章,所以我们请了专业的公证机构,对上述情况进行取证公证。这是其他的相关证据。我相信看到这些,在座的各位一定会有自己清晰的判断。”

这时,《Acta. math.》杂志主编托比亚斯先生走上台来,用英语说道:“前几天,网上出现相关言论时,徐已经向我们提交了相关证据材料。经过严格审核,我们完全认可徐独立构建空间解析理论的业绩和贡献,不存在任何学术不端。就在刚才,我们征求了各位特约评审员的意见,均认为该理论是完善、优美、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里程碑式成果,符合我们杂志的录用标准。我们将在即将出版的新一期中全文刊登。同时感谢徐对我们杂志的认可!”

台下掌声雷动。

张安平更是用力挥了挥手:好耶!这可是继苏步青教授上世纪50年代以独立身份在《Acta. math.》发表数学论文之后,第二位发表论文的国内学者,其意义可想而知。

就在这个时候,徐生洲脑海里响起了一个熟悉的声音:“恭喜使用者完成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