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834章 幽州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扬麾下经商的世家其实不少,毕竟如今天下,说起商业最发达的州郡,几乎所有人都会不约而同的说上一声并州。

在并州,商人不会受到任何的歧视,至少在官府的眼中,商人和读书人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差别,不会如同之前一般,天生便拿着鼻孔看人。

别小看这一点,商人不缺钱财,但之前的地位却很低,虽然乱世之中不像太平盛世那么严格,但想以商人的身份为官依旧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放眼整

个天下,也就有数的那么两个,一个沈富,一个糜竺,如今都在张扬的麾下。

所有商人都清楚,别说在乱世,哪怕是太平盛世,钱财都比不过权势,可能那些官老爷们的一句话就能让你倾家荡产,所以并州的一视同仁便显得十分

难得,张扬受到商人拥戴也就不奇怪了。

但是,书籍不同于其他商品,之前不论是战马、煤炭这些,只要运出去卖便是了,根本不愁销路。

但书籍不同,竹简从商朝便已经开始使用,到汉末有近千年的历史,骤然变成纸质书籍,别管你有多少好处,但一些老古董不愿接受就是不愿意,你还

拿他们没办法。

若是碰到一两个脾气倔的,出来批驳两句,你再想把书卖出去,无疑是难以登天。

张扬不指望能靠卖书赚钱,和战马、食盐相比,卖书这点利润,张扬还真看不上眼。但是将作营、徐光启花费这么大的功夫改良纸张,研究印刷术,自

然是希望纸质书籍能够推广,进而打断世家对知识的垄断,再联合科举,打断世家对官职的垄断,如此一来,世家这个名词自然而然就会在历史之中消

亡。

但这些的前提都是书籍能够为大部分人所接受,否则的话,一切都是空谈。

这点绝对不是杞人忧天,就像张扬所处的后世,电子书比纸质书籍更加方便,但仍有不少跳出来批驳。

当然,谁优谁劣不好说,但选择什么是别人的自由,你可以说纸质书厚重,有文化感,但别人也能说电子书方便,能利用一切时间,捧一个贬一个的行

为,并没有多大的意义。

可问题是,想找一个这样的人,并不怎么容易。

并州的商人很多,而且经过这两年的发展,实力都很庞大,但在士林中的声望嘛...

别看晋阳王家、闻喜裴家、祁县温家在并州是首屈一指的世家,但放到整个大汉来看,谁认识他们?说到底,晋地的文化底蕴并不深厚,王家好歹还出

过一个司徒王允,但裴家中历代官职最高者竟然是刚刚被张扬提拔成工部侍郎不久的裴清,这底蕴,不提也罢。

徐州的糜家情况好上一些,糜竺之前好歹是徐州别驾,虽然不到两千石,但也勉强算得上地方高官。但不论陶谦还是吕布,看重的还是糜家财大气粗,

对于糜竺这个人,他们未必有多重视。

说到底,商人还是被人鄙视的行业,甚至比工匠还要不如,这些以一介商贾起家的豪强,在士林中的威望其实有限的很。

换个思路,从大儒中找呢?

张扬不是没考虑过,但这个时代的大儒一般都清高,不说家无余财,但肯定实力不甚雄厚。既然要做,张扬就不准备小打小闹,最好能在第一时间就将

纸质书籍传遍整个大汉州郡。而那些大儒不管是家财,还是关系网,明显都不足以支撑这么庞大的消耗。

相比这点,张扬反而觉得说服他们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只要是个人就能看出纸质书的好处,能当大儒的自然不是傻子。

符合要求的,张扬麾下不是没有,而且还不止一个。

一个是张扬的岳父,大儒蔡邕,另一个则是刑部尚书钟繇。

按名气来说,自然是蔡邕的名气更大,至于钱财,蔡邕虽然算不少富裕,但张扬可不缺,蔡邕只需出来为纸质书正名便可。说得通俗一点,就像后世的

广告,蔡邕就是形象代言人,具体怎么操作,张扬完全可以放手让糜竺等人来处理,在这方面,他们都是行家。

颍川钟家虽然比不上荀家,但比晋王王家可好上不少,唯一欠缺的是,如今的钟繇还有些年轻,远远没有达到名声四海皆知的地步,郑玄这等级别的大

儒可不会卖他这个小家伙的面子。

其实还有一个人勉强也合适,那就是张扬的另一个岳父乔玄,乔老头当过太尉,论起官职蔡邕拍马也赶不上他。不过他的名声更多地是在南方响亮,在

北方,远远没有蔡邕的名头好使。

说不得又得麻烦一下老头了。

张扬心中长叹一声,说实话,他娶蔡琰这件事,不谈感情,不管从哪方面来说,他都是赚的。

在这个信息传播并不发达的年代,名声确实是一个很好用的东西,当初攻破并州,并州世家能够很快的接受张扬,虽说和他本身便是并州人有一定关系

,但蔡邕的名声在其中同样发挥了不少的作用。

能见到张扬,甚至是了解张扬的毕竟只有少部分人,别说百姓,哪怕是县令、太守这一级别的官员想见张扬一面都不容易,更别说普通的百姓。

所以大部分人对张扬的感官都来自传言,之前世家都不待见张扬,宣扬的自然也都是张扬嗜杀成性,残暴冷血等等,百姓自然也就会觉得张扬青面獠牙

,拿人心下饭。

但随着张扬和蔡琰成亲,百姓就会去想,既然大儒蔡邕都愿意将女儿嫁给张扬,那他真的如传言一般吗?

说到底,整个封建王朝,百姓都是被遣着鼻子走的那群人,愚民,更多的时候并不是指百姓愚蠢,而是指他们好糊弄,现在是世家,以后会有读书人,

民智开化的路还很长,而张扬现在要做的,就是将种子播散下去,等到春风一到,自然便会开花结果。

“伯温...”

心中做出决定,张扬正准备开口和刘伯温商量,却不想风尘扑扑的李元芳大步而入,抱拳道:“大王,末将幸不辱命,温侯的尸首已经被请回晋阳,交

予温侯的家眷来处置。”

“好!”张扬伸手拍拍李元芳的肩膀道:“元芳此行辛苦,且先去歇息两日。”

“大王,还有一事...”

“何事?”

“幽州已被高句丽攻破,田豫被李元霸阵斩,罗艺身受重伤,袁谭狼狈逃回冀州!”

“什么?”

张扬和刘伯温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的眸子里看到一丝惊恐。

刘伯温不清楚李渊等人的实力,惊讶在所难免,但张扬同样也没想到,袁绍竟然会败得这么快。从高句丽的消息传来到现在为止,区区几个月的时间,

整个幽州便已经陷落了?

张扬从没觉得袁绍会是李渊的对手,但他败得也有点太快了吧,要知道冀州和青州都是大州,幽州虽然贫瘠,但民风彪悍,三州相加可是有近千万人口

,如此实力的袁绍,怎会败得如此凄惨?

“战事具体如何,元芳详细道来。”

“遵命。”李元芳应诺一声,道:“高句丽攻破右北平之后,袁绍震怒,下令斥责了袁谭。袁谭大怒,尽起幽州五万大军开赴右北平,罗艺统军相随。

之后罗艺三招败于李元霸之手,便坚守于渔阳郡平谷城中,不再出战。但袁谭却认为高句丽不过李元霸一员猛将而已,将士多为乌合之众,不堪一击,

执意出兵。”

“两军在平谷城外大战,互有胜负,僵持不下。但李渊二子李世民却趁机从草原进兵,直捣蓟县。蓟县没有防备,一日被破。得知消息的袁谭、罗艺两

人大惊失色,连忙起兵救援蓟县,却不想被李世民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大败幽州军。”

“田豫为掩护袁谭被李元霸阵斩,五万幽州军活着逃走的不足一万,突出重围的袁谭、罗艺两人不敢再幽州停留,一路逃回了冀州。据最后一批斥候传

回的消息,高句丽大军如今正在攻打幽州郡县,袁绍尽起三十万大军北上,欲与高句丽一决雌雄。”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突然到张扬和刘伯温两人心里都没什么准备,一时间呆呆地有些不知该说什么好。

“并州!”

“晋阳!”

半晌之后,张扬和刘伯温两人同时出声,额头上的冷汗滚滚而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