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一寸山河一寸血 > 第384章 人才难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扬的话说了一半,狄仁杰就明白了张扬的意思,但说实话,他虽然看出了其中可能会发生的问题,但解决的办法,还真没有。

要是放在系统上,只有内政这么一个笼统的称呼,但内政其实也分着很多,擅长屯田可以算做内政,能兴修水利也可归于内政,至于这钱币的经济之学

,当然也得归于内政之中。可内政高的人,却未必什么都懂。

不管是狄仁杰还是寇准,都是给张扬讲了一遍却少铜币的危害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至于该怎么解决,他们却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毕竟这可不是一个简

简单单的铜钱问题,而是关乎到税收的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若是信口开河、不懂装懂的话,只怕不会有什么美好的结果。

于是在第二天的下午,苏威出现在了张扬的书房之中。

看着这个年纪大约三十上下,面容清癯,留着一尺来长山羊胡的家伙,张扬缓缓把昨天跟狄仁杰和寇准说得话重新复述了一遍,询问苏威的意见。

张扬话音刚落,苏威便接着说道:“将军是...准备在这并州之内自行铸币?”

微微笑了一下,张扬道:“虽然我不太懂这些,但也知道,这是一个麻烦事,如果可能的话,我并不太愿意干这事。董卓那厮搞得小钱不好用,也没什

么人愿意收,之前的五铢钱还在用,只是这数量嘛...”

“一旦这钱币不够用了,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到时候,这钱可就真成了宝贝东西了,那商贾还做什么生意?可我这里还真拿不出五铢钱了,这样一来

的话,只怕是黄巾之时的乱象又会丛生,只不过那个时候是有钱买不着粮,而现在是有粮换不到钱,难不成又让百姓以物易物?而且,世家大族之中钱

币肯定不少,这五铢钱要是金贵了,岂不是便宜了他们?”

若是张扬上辈子政治学得够好的话,他就会明白,黄巾之乱时的这种现象就通货膨胀,而现在他治下的情况叫通货紧缩。

虽然不懂得这些东西的专有名词,但其中的意味张扬却能明白,通货膨胀,无非是东西贵,钱贱,简单地说,就是钱币的购买力下降,本来只要一株钱

能买到的东西,现在需要两株、三株甚至更多,带来的影响十分恶劣,而通货紧缩便是与之相反。

想着想着,张扬心中一阵感叹,以前读史书的时候,只看到一场场大战,一个个王侯将相先后登场,怎么没发现其中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事?而且,没听

说其他诸侯治下也是这般啊,怎么到了他这怪事就特别的多。

而且这事还不好解决,粮食要是不够,张扬二话不说,点起大军就可以去抢,不管是草原或者关中,甚至是冀州、豫州之地,大都可以去得,只是这钱

币不够,他上哪里抢去?

现在他有些后悔了,当初关中大迁徙的时候,只顾着那些粮草之类的了,那些放在府库之中的铜钱,他是一个子都没动,要是全部都运回来的话,哪还

有这些破事。

但苏威却是越听越心惊,这种情况叫什么他不知道,但作为隋朝时候掌管天下钱粮的大臣之一,他清清楚楚知道这件事所可能带来的后果。

有这么一个故事,讲得是有一个偏远的小县城,不知道为什么,那里的物价特别的低,商贾们赚不到钱不说,甚至还要赔钱,发展到最后,有些商贾甚

至宁愿自己的货物坏了、臭了,最后一把火烧掉,都不愿意赔本去卖,再加上官府根本没注意到这件事的严重性,发展到最后,买不到东西的百姓们甚

至发动了一场叛乱。

如果张扬知道这个故事的话,就会发现,这件事和他记忆中,发生在美国的经济危机惊人的相似。

当然,最令苏威震惊的还不是这件事,而是张扬这个外面盛传的武夫,竟然能看得这么透彻,不知是背后有高人还是怎得,反正是一般人都不会在意的

事,被他给发现了。

这倒不是苏威大惊小怪,而是在这个时代,商贾之类的本来就是贱业,没什么人会去关注这个,算学虽然不如商贾让人低看一眼,但也不是什么主流,

钻研经传的人很多,但钻研这个的,不说没有,少之又少罢了。

微微一抱拳,苏威称赞道:“将军心怀黎庶,高瞻远瞩,实在是令人钦佩,这币制之事,小人略知一二,依小人来看,将军所说之事非同寻常,宜早先

决断,若是拖延到一发不可收拾之时,恐会酿成大祸。”

这话说了和没说的区别不大,但张扬也清楚,就谈话的这么会功夫,让人家拿出一个确实可行的计划也不大可能,微微一笑,道:“此事也不急在一时

半刻,你且先在这将军府住下,好好想一想办法,至于官职,等到有办法的时候再说,到时候想必别人也说不出什么,如此才名正言顺,你看如何?”

苏威躬身道:“将军说得是,若是寸功未立,小人也不好向将军讨要职位,将军放心便是,小人定当尽心竭力,不负将军所托。”

一场简略的密谈也就到此为止了,别看后世上那些史书写得玄乎,不管英明还是愚蠢,所有重大的决定都是众人聚在一起,你一言我一语,最后由那主

事之人一拍脑袋,就这么决定了,那基本都是扯淡。不管做主公的是枭雄还是狗熊,想要做出一个决定,往往需要再三的商讨,从开始到决定,怎么可

能是一场谈论便能决定下来,这中间所要经过的程序,着实简单不了。

当然,也并不是说没有那一拍脑门便下决定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一般结局都不是那么美好,至于说英明之主的灵光一闪...不知道别人如何,反正张扬

脑袋不太灵光,别说闪,晃都没晃一下。

不过张扬也确实没把这件事给放在心里,这件事,说复杂确实相当的复杂,但说简单的话,他也着实不怎么困难,至少在张扬看来是如此。

因为此时可不像后世,人口众多,货币的发行量更是巨大无比,再加上商人地位的低下,所以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当中,经济引起的问题其实上少之又

少。

现在这个乱世,哪怕算上从关中迁徙而来几十万百姓,整个并州,算上河套,张扬的麾下也不过一两百万人。多吗?确实多,毕竟上了百万,可若是和

后世一比的话,只怕是一个规模中等的地级市便不止这么点人,所以经济上的问题,就算是复杂也复杂不到哪去。

实在不行,便去换点铜钱嘛,这是张扬最后的打算,现在他的麾下粮草不缺,而关中的西凉军情况却不好,如果他露出口风,愿意用一批粮草换取他们

手中没一点用处的铜钱,想必他们都不需要思考便能答应下来。

不过这算不上一个长久之计,如果能自己解决的话,张扬也不想耗费粮草,有道是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张扬小农心理还是比较严重的,当然,也有可

能是在幽州的时候,他为了粮草不得不放弃乌桓数万妇孺的事对他影响太大,让他对粮草看得特别重一些。

而苏威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和张扬不同,张扬的目的主要是解决问题,但他所看到的是,这是从天而降的一个巨大馅饼,还正好落在了他的脑袋上。

张扬怎么知道他善于此道,他不想知道,他只知道,如果能拿出一个合理可行的办法,不说前程似锦,青云直上,但在张扬的心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却是足够。

他之前打听得清楚,能够掌管并州财赋大权的人还没出现,当然,这也和并州还没有开始征税有关,这些事都暂时归在田丰的麾下。但田丰所要负责的

事太多太杂,很难专心在一件事上,至于钟繇、刘伯温、法衍、吴用等人,明显职责也不在此事,钟繇主要负责官制,刘伯温、法衍两人偏向于军事,

吴用偏向于阴谋。而且,整个并州的人才可以说是严重匮乏,从张扬不得不任命一班大将暂代各郡太守就能看出,只要他做得好,一个太守或是郡丞是

跑不了的,听说那狄仁杰就是如此上位的,没道理他苏威不行。

乱世之中,战乱很多,同样的,机遇也是随处可见。

所以说,天下掉馅饼的事不是没有,但能够把这馅饼安安心心吃下去的人,必然是有准备的人,否则的话,到了嘴边的馅饼也难免被人抢了去。

回到了张扬给他准备的屋子里,苏威可没有一点要休息的意思,功名利禄动人心,苏威自然也跳不出这个惯性思维,一心为了前程的人们,总有一份不

怕困难,不怕辛苦的韧劲。

至于张扬,把烦恼扔出去的他十分惬意,总而言之,他不是一个愿意为了政务而头疼的人,如果条件允许,他更愿意为了军务而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