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乌克兰人这出自相残杀的悲剧的幕后导演者,则是进攻方协约国联军的指挥官,中国装甲团团长吕焕炎上校,事情还不算完,吕焕炎的团属炮兵连阵地布置在林间大路西侧路基之下,并且在路基西侧抢修了转移阵地用的汽车便道,在大炮数量远逊于对手的情况下,装甲团的炮兵必须做好打了就跑的思想准备,当然,薛驹汝带领的一个连加一个日本步兵中队的别动支队,是否能占领并俘获对方的炮兵阵地,这还是一个未知数。//欢迎来到//“,
吕焕炎并不会因为一心想要俘获对方的大炮,就听凭对方的炮兵阵地对着自己狂轰乱炸,联军航空队一个大队的4o架dh4战斗轰炸机已经从别尔哥罗德的前沿野战机场出,15分钟后能抵达哈尔科夫河畔上空,至于能不能准确轰炸和命中目标,现在还不得而知,吕焕炎做好了自己只通过地面火力进攻打击乌克兰人的思想准备!
由于地形的限制,离开大路2oo米之后,就开始进入愈茂密的灌木丛林和湿地,这使得装甲团的轮式装甲战车没法一鼓作气冲进乌克兰人隐蔽在大路东侧8oo米外的防线,如果只依靠下了车作战的车载步兵的力量,敌众我寡之下显然也将陷入苦战,吕焕炎把团主力分散隐蔽在大路西侧,在展开了炮兵阵地的同时,只派了装甲第1营的3连起进攻,之前带着俘虏骑着缴获的1oo多匹顿河马归队的装甲第1营营长陶大勇亲自指挥“”看
通过审讯俘虏,乌克兰步兵第1师阵地的布置基本上已经了然于胸,对方的步兵第1团负责防守西北方向的右翼阵地,阵地宽度约15公里,每个营的阵地大概是5oo米的宽度,而乌克兰步兵第2团则在中间的2公里的防线上,步兵第3团在东南方向和步兵第2师接壤的地域,米列夫斯基的乌克兰步兵第1师的阵地正面宽度达到了5公里之多,纵深则在25oo米到3ooo米的样子,师部在炮兵团阵地的前方核心地带。702
由于地形不适合装甲部队的穿插和展开,这使得摆在吕焕炎面前的打法有些为难,照着他的本意,如果不管身后的酋崎正刚步兵第18联队的死活的话,吕焕炎会带着自己的团以沿着林间大路及西侧一鼓作气向南突破作为选的打法,一方面能把敌人部署打乱,一方面,又能穿插到哈尔科夫东北郊,和中路推进的伏尔加联邦步兵第13师汇合,把乌克兰步兵第1师和第2师同哈尔科夫守军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
吕焕炎当然能理解,别尔哥罗德的前敌指挥部之所以没有下令自己继续推进,而要求等和步兵第18联队汇合,等联军航空队支援,甚至这会儿,吕焕炎能猜想到,当现乌克兰2个步兵师主力转移并集结在哈尔科夫河畔的森林里后,日本步兵第243旅团很可能已经在兼程赶来支援的路上。
只凭酋崎正刚的步兵第18联队和自己2个营的装甲部队6ooo人的部队,要击溃对方装备了2个炮兵团的25ooo乌克兰民族军主力,只怕宇都宫太郎和畑俊六都没那么托大的想法,反过来说,如果说乌克兰民族军的这两个主力师是一块肥肉,那武藤信义少将带领的步兵第23旅团又怎肯放弃参加这场盛宴的机会?
考虑到酋崎正刚的步兵第18联队如果单独面对乌克兰2个主力师的围攻会支持不住,所以吕焕炎放弃了长驱直入不搭理敌人主力的打法,而是打算直接用敲核桃的战术,先挫敌锐气,再寻找击破敌人的机会,当然,如果薛驹汝的别动部队能潜入对方炮兵阵地附近顺利打响的话,他将带领团主力全线出击,即使下车作战,他也有信心用2个营不到的兵力,击溃对方至少一个团的主力,如果能击溃乌克兰人两个团的话,相信对方坚持不住一定会撤,到时候追击起来那就是赶着鸭子把对方步兵第2师的阵地给给他冲乱了最好!
事实上,在吕焕炎命令陶大勇带领装甲1营3连起试探性进攻的同时,在大路西侧路基下炮兵阵地布置完毕的同时,装甲第3营的4个连已经悄悄沿着大路西侧向南展开,陶大勇的装甲1营3连的进攻,同时也为本方部队乘着激战迅机动布置创造了条件。枪声一响,乌克兰人哪还顾得上8oo到一公里外的林间大路上到底过来了多少装甲车和多少协约国联军部队,他们的视线多数被陶大勇那个连起的猛烈攻势吸引了过去。
原本用来隐蔽自己的集结阵地而没有清除的密林灌木和大树,此刻成为双方躲猫猫一样丛林作战的重要参与者,吕焕炎的装甲团已经沿着林间大路西侧完成了布置,全团都在路基下抢修临时的战壕和掩体,中国参战军将领虽然一支被灌输着进攻主动进攻的理念,但是所有将士最早从永定河两岸挖土方修河堤搞水利工程时练就的本能,那就是部队一旦停下来准备作战,所有部队第一时间要挖好自己的掩体修好工事。
所谓未雨绸缪修工事,已经渗透到每一个参战军将士的骨子里成为一种本能,当然,这会儿除了营连长们之外,大部分战士只知道当面的敌人是乌克兰民族军的一个主力师,咱们团要和后边赶上来的日本步兵第18联队一起把对方这个师吃掉!至于南边还有乌克兰步兵第2个师的消息,被吕焕炎有意意的封锁了起来。
“团长团长!乌克兰人的大炮把他们自己的一个营送上了西天!这下打的可真过瘾!团长你怎么猜到对方会朝着自己的阵地开炮!”趴在吕焕炎身边的团附张学武中校在望远镜里瞅见了乌克兰人自相残杀的一幕,忍不住和身边的其他参谋一起高兴的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