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宜昌鬼事 > 第25章 夷陵鬼市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中国自古就有人鬼互市的传统。只是儒家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这种常见的民间现象一再打压,很少见于书籍。多流传于不入流的古人散笔,连野史都难觅踪迹。其实鬼市在民间还是很有影响力的,最出名的就是北京的琉璃厂和西安的城墙根。听早年混迹过鬼市的人说过,北京的琉璃厂最凶,白天里就有不少阴间鬼类化作人样做生意。

鬼市因为都是夜间开市,不少没落的豪门贵族,也常拿着家里的祖传物事来偷偷的卖,可是拿出一些古物卖的人,并不见得就是人,鬼也喜欢从地底下带东西到鬼市出售。只是没道行的人分不清而已,懂道行的人,就算知道,也不会追究。鬼市过了子时开市,都只拿电筒(从前是灯笼)看交换或购买的物品,从不看对方的脸的,这个规矩,是个大忌讳。

老蛇有段时间对鬼市有点兴趣,查看了很多的资料,很少见到正面记载鬼市的文字。只能从中的一些蛛丝马迹中妄加推测。

《货殖列传》中,司马迁写到蜀中卓家,提道:

诸迁虏少有馀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

文中所说的汶山之下,就我认为,是正史提到最早的鬼市所在。下有蹲鸱,就是鬼市的一个特征,汶山下是鬼市所在,阴世多用地下的富产的铁石与汶山百姓交换。卓家就是能够敏锐地发觉这点,御鬼得铁,终成蜀中巨富。老卓在史上最出名的事迹是他有个更出名的女儿,还有个更更出名的女婿。

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佳话,流传至今,但卓家起家的根源,倒是反而无人得知。当年卓文君是个寡妇,就是卓家跟阴世的交往过密的原因。

《货殖列传》还提到巴地还有一个通过鬼市得盐及朱丹的巨富,也是个寡妇,姓氏不详,名字叫清,汉初老百姓还没有正式的姓氏宗族的权利。那个叫清的寡妇,到了2000多年后才出名,那是因为一个叫黄易的日白佬,写了个《寻秦记》的小说,tvb又把这个小说拍成电视剧,于是大家都知道了跟项少龙眉来眼去的大才女秦(琴)青。其实秦(琴)青肯定不姓秦,而且她不是才女,而是个擅长和鬼做生意,死了男人的富婆。

卓文君和寡妇清的前夫是怎么死的,我一直很感兴趣,但司马迁没说,黄易的话更靠谱。我认为跟她们的家族生意有脱不掉的干系。

唐朝段成式的《酉阳杂俎》、清代袁枚的《随园诗话》都提到过鬼市,只是各自说法不一,笼统含混,或是轻描淡写,一掠而过。

老蛇我在查看宜昌的有关史料的时候,也没有发现正统记载鬼市的段落。不过根据各个资料的汇集,以及对鬼市的某些特征,隐约能够推测到宜昌的鬼市片段。

我能查到宜昌隐隐能和鬼市扯上关系的记载,最早在明末,天下大乱,张献忠经常进出川地和鄂地。当时宜昌所在的地名还是夷陵州东湖县。居住在东湖县的居民常与阴间交换粮食,用什么交换。大家知道了别心寒,是儿童,并且多为女童。根据文字的记载,我可以把那些干瘪的文言文润泽演绎一下,胡诌成大家更容易懂的对话:

“莽子他爹,屋里又没得齐滴哒。”

“藏在茅斯旁边的那堆苞谷列?”

“被土匪抢哒撒,就前天,你忘记哒?”

“不得好死的土匪,那堆苞谷是用二丫头换滴。白搭进克一个姑娘。”

“妈已经好像要饿死大哒,怎么搞?”

“怎么搞,还能怎么搞,把幺妹喊来,我黑哒带她克东门墙边下。”

“能不能想点别的办法撒,我们就这一个姑娘哒。”

“难道拿莽子克换啊,老子不断后哒,莫废话。”

看来宁为太平犬,莫为乱世人,真是没说错。这些鬼也趁火打劫,哄抬物价,要拿活人交换物事。

清朝记载的就好多了。这时候的夷陵州已经更名为宜昌。四川出的榨菜要走水路到宜昌,再从宜昌销往全国。宜昌当年码头最多的货物,就是榨菜。江边下到处是榨菜坛子。这时候的鬼市,就在江边,从镇江阁往东门延伸这一带。到了晚上宜昌的居民就拿东西或是钱财在如今建行这一块晃悠,穿梭在密密麻麻的榨菜坛子之间,和鬼交换商品。这时候已经是康乾时期,没得用女童交换的习俗了。居民逛鬼市,多是求财,不是求条生路。

我能知道宜昌最早的鬼市,就在如今西陵一路靠江边这一带了。从清末到民国再到八十年代,我找不到宜昌任何关于鬼市的文字记载,这百把年是空白的。不过鬼市肯定没消失,只是因为各种原因,没有记录而已。

鬼市和人世的市场一样,也是会搬迁的。

宜昌八十年代的鬼市在铁路坝。

鬼市地点在如今的国贸大厦下面和夷陵广场之间的那条路。就在广场的草皮和国贸及外贸大楼之间,连接园林路和西陵一路。

国贸还没修起的时候,夷陵广场这边是个大足球场,足球场旁边是商业城,当然商业城出现就比较晚了。鬼市可是一直在那里。什么时候从江边搬迁过来的,老蛇真的不知道。

老蛇因为各种机缘,认识几个混过鬼市的先生,我所说的八十年代后的鬼市传闻,都是从他们那里听来的。大家就不要追问他们的身份了。我只透露一点:有一个如今还在广场旁边的古物街做生意,还开了门面。还有一个,我认识他的时候,正在倒电话卡。还有一个如今不在宜昌,到别的地方淘鬼市去了,听说云南那边还有大型的鬼市。这几个人的信息,我就只能提供这么多了。网友们也别去古物街去打听,不透露自己一点特殊身份的人,什么都打听不到的。我当年可是连哄带骗,神秘兮兮的说自己是什么什么身份,套了几个月的近乎,才和他们混熟了,问出点轶事的。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是铁路坝鬼市最红火的时候,很巧吧,商业城也是那时候最火爆。鬼市这条路,当年很窄。路两边都是一些本钱小,在商业城租不起门面的做小生意的人。也都是卖服装的,搭的临时棚子,一个挨一个。里面就挂一些衣服。质量比商业城的还水,但是便宜。样式也还行。吸引不少市民去逛。白天这里就是买水货服装的摊子。晚上就是鬼市。

宜昌的鬼市比不上那些几朝古都的厉害,但生意还算不错的。到了晚间,就有几十个人在鬼市乱逛。九十年代初,有一段时间,鬼市粮票的生意很好。不少人就拿粮票去换东西。

宜昌鬼市的粮票一直都很俏,还为此事,出过大事的。一个粮食局的会计,在八几年的时候,因为贪污被判了死刑。原因就是她贪污了五斤粮票。

最开始,她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鬼市,就去换东西。换了几次,都很顺利,得了点小实惠。这也怪她不小心,能到阳世跟人打交道的鬼,那里是那么好相处的,换了几次,她胆子就大了,她想要一个金耳环,本来至少需要百把块钱的等值物品才能换到。那个跟她做交易的阴间商人,找她要三百斤灰面来换,她算了算账,当时的物价三百斤灰面要六七十块钱呢,其实很划算了。可人呐,就是不能贪心,她换了几次东西,占了便宜,觉得跟她交换的鬼很苕,好骗的很。就起了歪心。她想了想,就说能不能用粮票来换。鬼也答应了,告诉她要一百斤粮票,现换,不然明晚就涨价。这个也很划算。可她不知足,就说,只能给五斤粮票,多了没有。

鬼就说,五斤就五斤,决不能反悔。不然她家人就要出事。

会计爽快的很,说现在身上没有带粮票,明天来换,用黄裱纸写了字据,按了手印给了鬼。

千万不要跟鬼立字据,也不要承诺什么,鬼市么,都是撞到什么是什么,没得契约可谈的,可她忘了别人的交待,她满心就是想着那金耳环。

第二天,这个粮食局的会计,就真的拿了五斤面值的粮票来换耳环。可是鬼说,不对,不是这么多。

会计说,不是明明说好了五斤粮票吗?怎么变卦了。

鬼就把黄裱纸拿出来给她看,五斤么,这五张粮票那里有五斤重呢。

粮食局的会计当时就傻了。马上就回家,不想跟鬼交易了。

可是他男人当晚就出事,在外面喝酒席回家很迟,被车撞了,一个晚上都没耽误。

她没办法就又去鬼市,跟那个狡猾的鬼商交涉,答应给鬼五斤重的粮票,但是要隔半年。

鬼又答应了。

可惜,这个铤而走险的会计,最后还是没得到善果,她战战兢兢的利用职权贪污了五斤重的粮票,还没来得及给鬼商,就东窗事发,被单位发现。五斤粮票价值好几万人民币,这在当时是很严重的大案。粮食局的会计最终就被判了死刑。

她死后几年后,在鬼市里,有一个长发女鬼专门收粮票。这时候粮票马上就要被国家废除,不值钱了。跟她打过交道的人,都记得她总是要求要几斤粮票来换东西。可是当时混鬼市的人,都知道粮食局会计的典故,不上这个当。说清楚了是面值多少的粮票来换。

现在粮票收藏风行,不晓得那个女鬼找到了结自己怨结的替死鬼没有。

不要以为鬼市就是专门换文物的地方,这是如今大众错误的认为。鬼市什么商品都有的。包括书籍食品衣物。。。。。。。不一而足。但是不同的时间,某种东西会盛行。

但有两种东西,鬼市永远是盛行的,一个是文物,就是什么瓦片,什么金银首饰,什么古玉,什么符贴之类的东西,这个大家都知道。还有一种,不了解鬼市的人,肯定想不到,就是药品。很多疑难杂症,最终出现奇迹能治好的,多半都是中医或病者家人在鬼市里换到了神秘的药材。

所以鬼市里有三种人最多,一种是文物贩子,一种是中医,当然还有神棍,但神棍有时候就是前两者的身份同时兼备。甲骨文能发现,和鬼市有点干系。当年发现甲骨文就是在药店买的龟壳熬中药,突然发现了龟壳上的文字。这龟壳的来源,就是中医在殷墟的鬼市换来的药材。

还有,知道鬼市圈子很小,若是不明白的人无意闯到鬼市里了。别好奇,这时最忌讳的就是好奇的人。听见旁人在讨价还价,别凑热闹。不然就有可能出邪性的事情,死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

有段时间,国贸大厦扶手电梯从六楼处,连续跳下来几个人,摔倒一楼的地板上,脑浆洒了满地。这都是跟鬼市有关的。其中有一个我是知道点原因。他就无意闯到鬼市里,听见别人在还价买木梳子。忍不住多嘴。说这么便宜的梳子还有什么好还价的,不就是一两块钱的事吗,要是我就买了,不像你这么罗嗦。那个卖木梳子的就问他要不要,他说我懒得要,我又不想买。那卖梳子的就说他多事,不买就别凑热闹。他说你卖你的梳子,找我干嘛,我又不是女人,要梳子干嘛。卖梳子就强迫他卖,他不干,“老子摔死了都不买你的梳子!”

就这么一句话,要了自己的命。

鬼市里相互交易,并不仅限于人和人,人和鬼,鬼与鬼也会相互交易。不是很懂情况的人,看见别人买卖,以为其中至少有一个是人,那就大错特错。

当年这个鬼市,还有个东西,蛮多懂鬼市的人去买,就是衣服。这里白天就是卖衣服的嘛。晚上也有衣服卖,但这些衣服都不说买回去穿的,都是用来做法事。比如家里有人中了邪,掉了魂,就到鬼市买件大小合适的衣服,在衣服里写了人名。请神棍做做法事,再给烧了,是个好方法。

千万别在鬼市买钟表,跟时间任何有关的东西,都不要问,也不要买。

国贸建成后,生意很好,商业城也搬了。国贸当年营业的时候虽然生意好,很热闹,但若是晚上10点再去,国贸附近,黑洞洞,根本没什么人,和白天形成巨大的反差。

后来又修起了夷陵广场。大家注意到广场的灯光没有,估计设计者当初设计初衷,并不是如今的效果。在晚上到夷陵广场去看看,那些一根矮柱子,上面顶个圆圆的白球,夜间看起来,阴森森的诡异无比。

持这种看法的宜昌人可不在少数,都说夷陵广场的灯光看着不舒服。

由于广场和国贸的人越来越多,鬼市慢慢也萧条。在夷陵广场刚建成的头一两年,鬼市移到了夷陵广场的正中,就是如今喷泉的位置。11点后,去夷陵广场的位置,会发现这里的风吹的好怪,好像是四面八法都旋旋的往这里吹。

这时候在广场上逛的人就很少了,鬼市也慢慢销声匿迹。

鬼市后来搬到那里,有几年的说法都不一致,有的说搬到403了,估计是因为那里后来形成了殡丧物品一条街的关系。也有推测进了地下商场,这个还比较有说服力,因为地下商场里面卖的东西,跟鬼市的商品大部分都差不多。不过地下商场,不到半夜就关门,鬼市没人进去,怎么交易呢。也有人说是陶朱路,我认为是比较合理的位置,可是陶朱路发展成了夜市,通宵达旦的有人吃饭。

至于果园路和白沙路,就更是无稽之谈了。

现在宜昌的鬼市,应该是在朱市街到桥边的那条山路,那里人少,只有不多的人家,和开了几个厂。那些晚上去鬼市淘了东西的人,就坐早晨4点多第一班轮渡回镇江阁。逛鬼市的人是不走桥的。

桥边那边有时候经常有大货车翻车。估计是司机疲劳驾驶,看到路上有人,就慌忙打方向盘。

现在又过了几年了,不知道宜昌还有没有鬼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