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西班牙政府军的大败,以及加泰罗尼亚督军瓦尔纳身死。
加泰罗尼亚地区出现了归降潮,除了大量在西班牙政府统治区活不下的民众,还有大量的西班牙政府军士兵,以及瓦尔纳的下属和害怕被波及的亲信。
理论上应该有五万军队的加泰罗尼亚军营,此时只剩下不到五千人,索尔特城内的大街上更是几乎看不到一个人影。
城外的农民也在成批逃亡,最疯狂的应属大庄园里的西班牙农奴。
由于这一世战乱不断,西班牙政府为了拉拢贵族并未颁布《解缚法》,所以整个西班牙依然存在大量的农奴。
而西班牙教会在弗兰茨的授意下到处散播逃到奥地利帝国解放区就能解除农奴身份成为自由人的消息。
西班牙的神父们出于报复心理,甚至将伊莎贝尔二世和她的爪牙比作了从东方来的阿拉伯人。
在曾经的西班牙凡是和伊斯兰这个符号扯上关系的人和事都不会有好下场,毕竟西班牙人一看到这个符号就会想起当年被阿拉伯人统治的岁月。
当年阿拉伯人的统治固然残酷,但依然还达不到西班牙天主教教会记载的程度。
不过教会都宣传了几百年,哪怕是假话此时的西班牙人也都信以为真了。更何况伊莎贝尔二世统治的这些年,整个西班牙肉眼可见地沦为了人间地狱。
事实摆在眼前,也由不得那些农奴不信。
于是乎农奴们将这一切联系起来,现在不论是为了自由,还是为了信仰,亦或是为了活着都必须反抗西班牙政府。
这些农奴平日里受到的压迫最深,所以爆发起来也最为疯狂。
他们揭竿而起,冲进地主、贵族的家里,将老爷们的全家老小都钉在十字架上,并带着它们从一个庄园到另一个庄园。
一路上到处都是反对者的尸体,有些人甚至还活着就被钉在了十字架上。农奴们到处洗劫村庄,甚至有一些缺乏守备的镇子也成为了他们的目标。
农奴们钟爱用火,所过之处总是浓烟滚滚。火光映红了天空,村庄、市镇在烈焰中化为灰烬,只留下一片狼藉。
农奴们声嘶力竭地喊着“自由!正义!”,在这场疯狂的盛宴中他们似乎得到了某种解脱。
不过农奴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惨痛的,无论是地主、贵族,还是西班牙政府军都将其视为头号大敌,甚至有人向奥地利帝国抛出橄榄枝要一同镇压他们。
农奴们手中简陋的武器根本无法对抗西班牙地主、贵族,以及政府联合起来的军队,后者也没打算放过前者。
于是乎更加血腥的场面再次上演,农奴们只能逃进森林、山区,或是那遥远的奥地利帝国。
他们只能祈祷“正义的清算”早一日到来,好在奥地利帝国的军队并没有让他们等太久。
奥地利帝国在占领区内的全面改造,西班牙沿海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农民有了耕地,市民也有了工作,商人也有了生意,弗兰茨甚至还恢复了西班牙的对外贸易。
虽然这个循环刚刚开始,但是却让西班牙这个死气沉沉的国家再次感受到了活力。
民众说不出来的欣喜,他们只想做点什么,维持住这短暂的希望。
西班牙人的参军热情很高,仅仅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奥地利帝国就从加泰罗尼亚地区招募到了超过五万名士兵。
这些士兵中大约有三分之一有过军事经验,有相当多的西班牙政府军逃兵。
五万人是战争部结合加泰罗尼亚地区实际情况划定出的一道红线,一旦超过这条红线,那么征兵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实际上控制加泰罗尼亚地区不需要更多的士兵,更多的士兵不但无法加快占领速度,反而会加重后勤负担。
毕竟以这个时代的生产力,每有一人脱产成为士兵,就需要数人,甚至十数人为其提供后勤保障。
而且此消彼长之下,加泰罗尼亚的西班牙政府军一定会陷入颓势。
事实也如战争部估计的一样,奥地利军在肃清了占领区内的威胁之后便开始了大举进攻。
奥地利帝国的进攻一路上并未遇到多少阻碍,绝大多数地区都选择了望风而降,少量试图抵抗的区域甚至被当地的西班牙人自己推翻了。
计划进展的出奇顺利,这让加布伦茨和贝内德克显得有些失落,毕竟他们都是为了战功才来的。
结果只在巴塞罗那城下打了一场不太体面的歼灭战...
实际上加布伦茨和贝内德克都是此时奥地利帝国的重点培养对象,毕竟老一辈的将领实在太老了,在这个青黄不接的时代,新一代必须快速成长起来。
而让将军成长的最佳途径就是实战,军人只有经过战火的洗礼才能完成蜕变。
一将功成万骨枯,并不是一句玩笑,而是一个血淋淋的事实。
历史上确实有过不世出的名将,第一次上战场就展现出超人的才华。然而历史上绝大多数的名将都是实战磨砺出来的,他们的身后都是尸山血海。
加布伦茨和贝内德克并不是没有才能,其实如果换个地点,换个时间,加布伦茨在绕到西班牙政府军后翼的时候就已经赢了。
只需要一次骑兵冲锋就能把敌人搞得大乱,但是这里是西班牙,到处都是山地丘陵,而且巴塞罗那军团中缺乏骑兵。
想要搞侧翼偷袭的条件根本就不成立,最后只能变成了笨拙的排队枪毙。
按照贝内德克的设想,收缩兵力不给敌方可乘之机,再在对方撤退时进行追击,理论上也是一种稳赚不赔的做法,毕竟有着对方几倍的兵力。
问题,这里是西班牙,真的有人敢贸然进入大山中追击敌军吗?
不过现在在西班牙战场上犯错,总好过在未来在奥地利的战场上犯错。拉德茨基、安东·冯·普赫纳、耶拉契奇、温迪施格雷茨亲王这些人总要退役的。
弗兰茨也不可能每一次都跑到一线去指挥战斗,更何况他并不认为自己指挥作战的水平有多高,能取得胜利一方面是人数和装备的优势,另一方面是借用了民心、大势。
这些条件不可能每一次都能凑齐,所以为了保持战绩和形象,弗兰茨还是少上战场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