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王苗苗住进新房以后,简单的摆个温居宴,在这也不认识什么人,只请了房大娘一家几口吃个饭,就算是乔迁之喜了。
王苗苗请人在后面的空地上盖了两间房,一间做她的诊室,给人看病;一间装药材,也卖药材。
这回好了,空间里的药材也不用特意出去买了,直接来个自产自销。
而且空间里种的东西养分好,仙气足,长得比别的都好,药性又强,是实打实的一等药材。
这药铺一开张,不用宣传,直接就有人来看病了,而且个个把王苗苗捧为神医。
为啥?
房大爷都死绝了,还让她从鬼门关拉回来了。这神医还用啥宣传?实力杠杠的!
吴老先生这边呢,早早的一听说吴老先生想要办个学堂,房大娘就把她那小孙子、小孙女送来了。
别看人家这么熟了,可一点都不差事,送来的时候,包的银子足足的。
还道:“还请老先生您多费心,缺什么少什么,只管跟我说,我都给先生送来。”
弄得吴老先生直摆手。“孩子送来行,钱是万万不能收的。没有你儿子帮忙,那日我就被抓进大牢了。”
“你要是这么说,那你那大侄女还是救过我家老头的命呢,这怎么算?”
房大娘开玩笑的说道:“您要是不收,那我可把我这俩孩子领回去了,那您可少了两个好学生了啊!”
那两个小家伙也吵吵着,“我不走,我就要上学,我要和老先生学习。”
弄的王苗苗等人不好意思,只能收下,给房大爷看病更仔细了。药钱是说什么都没要,房大娘每每都说自己命好,总遇上贵人。
这房大娘为了感激,不仅把自己的两个孩子送来,还把附近几家相好的孩子都被她拽来了。
每天家里都非常热闹,读书声、说话声,不绝于耳。
自家的三个孩子也特别的开心,有的时候闲了,王苗苗也登上讲台,给这些孩子们讲讲最基本的急救常识,急救处理什么的。也算是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房大娘知道后,高兴的直拍腿,总在家说:“这咱们的孩子,看着吧。以后都顶呱呱的!”
王苗苗曾经听到有人问房大娘。“你那小孙子送去学也就罢了,那小孙女以后都是嫁到别人家的,花那银子干嘛?”
房大娘道:“孙女也是我的亲骨肉,以后出嫁怎么了?有了手艺,若是婆家对她不好,直接就不跟他过了。我们可不受那窝囊气。”
房大娘曾经也对王苗苗说过。“你大娘我这一辈子没服过谁。不管是料理家,还是缝缝补补、照顾孩子,我不比任何人差。可是我就吃在这没文化的亏了。要不,我不能就在家,天天围着锅台转。”
“所以您就一定要把孩子送出来读书,识字?”
“对,别说现在家里还富裕些,就是不富裕,出去要饭。只要我有口饭吃,我就肯定把孩子送出来,读书识字。”
说着说着,房大娘陷入了回忆。“房程小时候,哪有这么方便的条件?那认识字的读书人,咱们不认识人家呀。家里日子过得又苦,白天我和他爹干完活,晚上我还要去给人家洗衣服,什么时候不是后半夜才睡呀。哪请的起教书先生?”
“可是我不想让我儿子也当睁眼瞎呀,我就想了一招,我洗衣服的时候我就偷偷的看,我用柴火棍记下来,回来告诉他。看着他一遍一遍的写。”
“有一回,这孩子偷懒,被他爹手都打肿了,两天都拿不起筷子来。还有一回,我给弄错了,多少年之后,才知道。”
说到这,房大娘道:“不过,不就因为多少认识点字,这不招兵我儿子就当上了。要不咱们没人没势的,能当上?扛活去吧。”
王苗苗点点头,“你真是个好母亲。”
房大娘摆摆手,“算不上,算不上。我就是看不上那些人,自己不努力,就天天怨天怨地的,呸!有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