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皇长孙 > 第605章 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05章 成为傀儡的安南王室

胡季牦并没有直接处死,而是将会当成罪犯,一直押送到大明京师来进行审讯。

这是叶升的坚持。

即便是安南王,安南太上皇,也不敢有任何违背的意思。

当然,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没有经过大明正式册封的,也就是说,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安南这边自己搞出来的。

原本安南自主,这些也没有什么,大明那边也管辖不过来。

可现在不一样,大明全线入主安南,那你这个所谓的安南太上皇是什么意思?

叶升直接就否定了所谓的安南太上皇统治,于东都王宫之中正式宣布,唯有安南王才得到大明的认可。

这让安南太上皇陈颙顿时就懵了,当即就要上奏大明皇帝。

可叶升才不管这些呢。

其实作为武将,叶升对于这些比较政治的东西并不是很懂,其实在这个背后是朱英的意思。

想要彻底掌控安南,可废除安南王室好像在名义上又不道德的情况下,就只能是让其当个傀儡了。

没有了大明支持的安南太上皇陈颙,一下子就沦为了普通的皇室成员,所有的群臣都发现情况好像是有了很大的变化。

除了少部分忠于陈颙的安南大臣之外,其他人都战战兢兢。看书喇

三天时间。

这些忠诚于陈颙的大臣们,就是各种意外身亡。

比如喝水噎死,骑马摔死,病重去世等等。

这也让陈颙意识到自身的处境已经是更加的危险了。

在这个时候,他开始怀念起胡季牦来。

虽说胡季牦架空朝堂,可他自身还是有很大的权力的,哪怕胡季牦造反,自己这里也没有受到任何的风波影响。

但他也清楚,从很大层面上来说,大明已经是放弃他了。

这等情况下,说没有大明朝廷那边的示意,叶升一个侯爷做出这样的事情,还得到了所有明军支持,大概是不可能的。

接下来,叶升以安南王年幼的名义,请刘胜担任安南宰相,统管安南政事。

到了这个方面,等于是彻底的架空了安南王室。

所谓的安南王,已经是沦为了傀儡。

当然,即便是傀儡,在没有废除安南王的情况下,还是能够住在王宫的,且衣食住行这些都不会怎么缺少。

安南的禁卫军全部被改换,换成了大明的军队。

朝廷上这些安南位高权重的老臣们亦是纷纷乞骸骨,回乡养老。

曾经跟着陈胜一起来到安南的那些商会的人,摇身一变成了各路大臣。

包括是李秀才。

哦,现在已经不能称之为李秀才了,应该是叫李尚书才对。

李秀才已经是被任命为安南吏部尚书这么一个职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真是没想到啊,我竟然是有今天。”

李正祥感叹着说道。

李正祥是李秀才的本名,他都差不多快要忘记自己的本名了。

曾经在西域的时候,就取过很多个假名字,而后来跟着刘胜回到大明时,多数也是以李秀才这么个名号称呼。

而到了今日,任命书下来的时候,上面明晃晃三个大字:李正祥。

这才想到这才是自己的名字。

“尚书大人,还请更衣,即将要上朝了。”旁边的仆从小心的在旁边轻声道。

李正祥回过身来,这一刻的腰杆变得笔直,双手缓缓展开,让仆从服侍。

......

安南大胜的消息传到大明的时候,已经是五月份了。

立即就登上了京师邸报。

邸报之上,不仅仅是平叛安南大胜的消息,同时用了很大的篇幅,来进行对安南的介绍。

比如说安南的粮食情况是多么容易丰收。

比如安南的海贸有着多么远大的前景等等。

同时颁布一条消息,是关于迁徙安南的优待政策即将出炉。

次日,京师邸报再出一条新的通知,只要是愿意迁徙海外藩地的百姓,文人,士族等等,都有很大的优待。

工钱,俸禄,赠送田产,入仕优先等等。

且上面明确的讲述了,大明对于迁徙海外的户籍,是予以认可的。

就这一条,最兴奋并非是百姓文人,而是商人。

不管是什么情况的商人,在赚到钱之后,第一个想法就是更换户籍。

工籍肯定是不行的,他们最为向往的,还是官籍。

往往在这方面,通常都是以联姻来改变自己后代的户籍问题。

现在朝廷直接给了指出了一条明路。

只要能够在海外入官籍,那么在大明这边,也可以承认你官籍的身份。

对比现在的大明,入官籍考功名是何等的困难。

可海外就完全不一样了。

单说是安南那个地方,稍微有点头脑的人都可以想到,正是处于百废待兴之际,可谓是大量的缺人。

朝廷的意思也很是明显,就是想让更多的汉人迁徙过去,增强大明在当地的影响力。

只要过去了,入官籍这块必然非常的轻松。

外边哪里会有大明这般的严谨,大不了就花钱疏通打点一下。

不仅是商人群体,一些底层的官员亦是蠢蠢欲动。

随着大明的升职难度不断拔升,还有来自于各方面的监管条例,官员虽说是衣食无忧,可想发财的难度是大大的提升。

尤其是在贪财这块,更是如此。

从京师到地位,各方面的制度正在不断的进行一个完善,对于这样监管制度,官员们还未熟悉,暂时很难说找到下手的地方。

毕竟朱英设立的管理制度相当超前,超越当代的认知,想要一下子就找到其中漏洞进行悄声无息的贪腐,是一个长期缓慢的事情。

官员们长期混迹于官场,对于安南的情况多数都是能够猜测出来一些。

首先去了安南当官的话,升职是必然的,朝廷也明确说了,候补的官员前往安南,按照具体情况升一级到三级不等。

安南那边,也是三省六部制。

尚书的位置不太可能,各部侍郎这块,希望还是很大吧。

且地方上府城,县城这些,肯定也是大量缺乏,大明统治下,肯定比安南那边更加具有优势。

一时间,户部顿时更加忙碌了起来。

现在到户部下户籍司衙门,几乎是人满为患,每天一大清早过去看,就是长长的队伍,甚至是影响到了街道的行人。

在这里排队的,要么就是要去倭国,要么就是要去安南。

京师都这么热闹多,其他地方更加是如此。

像是广西这边,本来就临近安南,来去更加的方便,消息传达过来的时候,就已经是完全的爆满了。

都想着到安南去搞点事情。

对于这样的情况,朱英非常的满意。

想要真正的去统治一个地方,首先是人口上的比例一定是汉人相对较高才行。、

对于大明来说,打下来容易,治理才是更加麻烦复杂的问题。

真正的把一个地方融进到大明直属统治,向来是长年累月慢慢实行。

安南很早就属于中原王朝的县城,之所以被独立出去,主要的原因还是愿意搬迁过去的汉人数目太少。

当地汉人比例远远低于其他民族的时候,自然就没有了所谓的忠诚。

只要中原王朝有任何的动荡,那么这些人口大族,自然就会见风使舵立即脱离中原王朝,而不是真正的把自己当成中原王朝的一份子。

在往后的安南,即便还有所谓的安南王室,只要汉人的数目足够多,就完全不用担心会有被分割的可能。

“倭国,安南两地,往后必然成为咱大明的地盘。”

“大孙的这个法子,是相当好啊,其实咱先前还有着不想让后代们去征战这些小国,感觉是吃力不讨好,平白损耗了大明国力。”

“现在这般,完全可以更大的扩充咱大明的疆域,类似于其他的小国,亦是可以直接的吞并进来。”

朱元璋极为兴奋,他感觉到了大明不断扩大的可能。

对于大明内部的矛盾,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当然是非常清楚。

为了稳住老朱家的基业,本身就想着立下一些不征之国,好让大明王朝国祚延绵。

而现在通过大孙的这些操作,不仅让战争变得不亏钱,反而是相当的赚钱。

尤其是在迁徙汉人这块,一直是朱元璋较为头疼的问题。

要知道于洪武二十年的时间里,朱元璋亲自安排过非常多次的大型迁徙,且这种迁徙一直都没有怎么停顿过。

为的就是更加的统治整个大明。

便是内部的迁徙,百姓的不满情绪也是非常之高,甚至于有不少造反情况的出现,虽说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却也说明多数百姓都是被动,强迫的。

现在则完全不同,朱英以利诱之,加上京师邸报的宣传,让大家对于迁徙不仅没有任何的反抗心理,反而是积极主动热情。

甚至一些中土大姓,都有了大规模迁徙的想法。

这样一来,大明本身的阶级尖锐矛盾就处于不断的衰减之中,基本上都全部的转移到了外边。

很大程度的减少了现在大明人口暴增的压力。

“爷爷,只要倭国和安南这个法子可行,往后我们就能按照这个情况去照搬,对于其他的地方也同样是如此。”

“咱们大明的疆域,只会是越来越大。”

朱英的语气中带着几分感叹。

其实对于朝廷,或者说对于皇家来说,这些小国的并入,并没有太大的幅度增加大明国力。

简单点说,就是把宗主国和附属国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的紧密起来。

但换个角度去看。

首先是大明往后的藩王有了去向,不必是在大明内部来争抢封地。

周边的稳定掌控在大明朝廷的手里,统治力,影响力变得更加的强大。

于大明的各户籍人员而言,也有了更多选择出路的地方。

这种逐渐同化的套路,是可以不断复制加强的。

像是如今的西域,就已经是受到了很大的冲击。

如果不是因为朱元璋禁海的关系,先前朱英的群英商会,恐怕都是很难发展起来。

西域因为陆地丝绸之路的荒废,导致来往的商队变得稀少,加上如今海贸行业的兴盛,已经可以说完全的凋零了。

北元雇佣协会,现在已经有了几万的数目,尽皆都是草原上的骑兵。

通过协会,他们开始受佣于大明商人,让整个西域都形成了很大的混乱。

几万草原骑兵,当没有了大明的掣肘之后,完全是能够在西域横着走的存在,这也导致西域的商业情况极大的翻牌。

在足够的利益面前,可没有什么善良的商人,有了强大的武力值保护的情况下,大明商队对于西域当地土司贵族,小国君主的统治造成了很大的危险。

就仅仅现在半年多的时间里,西域那边已经是有数个经常跟大明作对的小国被毁灭了。

其中没落的西域贵族,更是数之不尽。

这些消息是不会刊登在京师邸报之上,等于说目前整个西域来说,已经是被封锁的感觉。

只有当整个西域乱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朱英或者说大明朝廷才会出手。

许多消息灵通的商队,大致也是知道了这个情况,立即耗费了大价钱去西域进行最原始的资本积累。

这样的情况,不止是西域,包括是临近的吐蕃地区也差不多。

聪明的商人,现在已经是开始带着草原骑兵南下吐蕃。

文明加上野蛮,如同一把旷世之火,将西域和吐蕃彻底的点燃起来。

大量的西域,吐蕃小国君主不断派出使臣前往大明京师,想要获得朝廷的庇护。

只是当潘多拉魔盒打开之后,哪里是这么轻易能够关闭的。

别的不说,这些商队的背后,同样是跟朝廷各大臣千丝万缕的复杂关系,输送的利益链条,都已经是涉及到内帑之中了。

怎么是说停下就能停下的。

况且现在的大明,正是需要大量人口进行基础建设的时候,本部的人口价格太高,从外获取人口,不仅能够降低建设成本,还意味着巨大的利益。

单说西域,吐蕃和大明的边界这边。

就出现了大量的牙行。

哪怕是边关的一个小镇街上,可能都有十几家牙行的店铺经营。

大明是禁止奴隶贸易的,可如果是正规的介绍工作,这自然是在大明的律法保障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