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逆天换明 > 第三百九十六章 软硬两手,大喜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九十六章 软硬两手,大喜

在冷兵器时代,制作刀剑、盔甲都需要钢铁。因此从戒备心理出发,明朝三令五申,严禁铁制品及军器出境。

这就导致生产力落后的蒙古人极度缺乏铁锅、针等铁器用品,在明朝,因为铁锅而与蒙古人进行的战争并不鲜见。

一口铁锅能换一头牛,有时候,甚至一包针线也能换一只羊。走私到边外的铁器,就是如此暴利,也难怪口外商人即便贿赂交结边将,依然赚得盆满钵满。

蒙古人入寇劫掠时,铁锅也排在金银财宝之后,“铁锅为虏中炊煮之日用,第次攻城陷堡,先行夺掠,以得锅为奇货”。

没有铁锅,不会烧制陶锅、砂锅嘛,那煮起羊肉来,也是满香的。

也别怪郭大靖满脑子问号,当时的蒙古人还真就不会做陶锅砂锅。实在没锅的时候,他们甚至用皮袋盛水煮肉吃。

就在何贵忠等人赶到秦皇岛时,孟浩的汇报也用快船送到了盖州卫,呈到了郭大靖的手中。

“利益链早已建起,从商人到边将,损害的是国家利益,也阻止了别人插手其中,分薄利益。”

郭大靖看过报告,想起了晋商,想起了皇商八大家,轻轻摇了摇头,并不准备投入太大,打通关节,与走口外的商人展开竞争。

十五六两的牛马价钱,甚至是二十两以下,东江镇都能够承受。就让商人赚个对半的利,省力又省心。

只不过,他看到走私铁器给蒙古人的暴利,也不免心动不已。随着思绪的飘飞,他突然生出了一个念头。

在广宁牧放的蒙古诸部,未必要用武力解决,与他们展开贸易,应该是有利可图,且着眼长远的谋划。

平辽灭虏,只是郭大靖的战略目标之一。看眼前的形势,不出两三年,就能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那下一个敌人就昭然若揭,号称蒙古共主的林丹汗。

要和虎墩兔开战,郭大靖也不准备只动用东江军的人马,那些反对虎墩兔的蒙古诸部,都是可以联合的对象。

逃到广宁地区的蒙古诸部,就是虎墩兔的敌人。留之与灭之,对东江军影响不大。但从长远来看,似乎留下也是一个不错的策略。

后金势衰,投靠和依附的蒙古诸部肯定不会吊死在这一棵树上。等到胜败之势明朗,蒙古诸部反戈一击,向东江军示好,也不是不可能。

依附于强权,就注定了会左右逢源。皇太极的惨败,就已经影响到了草原上的形势。

林丹汗借此而重新振作,有统一左右两翼蒙古之势,却又不敢与后金交锋,这在郭大靖看来,并不是好事。

说白了,林丹汗重新东返,只是补上了四方封锁的一环,对后金的军事压力却远远不够。

建虏这棵大树摇摇欲坠,郭大靖不相信那些归附的蒙古诸部还能忠心耿耿,不会有另外的谋划。

可除了宁死也不能投降的虎墩兔,建虏一倒,东江军或者是明廷,便成了这些蒙古叛徒的唯一出路。

爱好中文网

至于建虏遭到东江军猛攻时,蒙古诸部会不会援助。

郭大靖淡淡地冷笑起来,脑子进水了才会这么干。就凭蒙古诸部的战力,连明军都打不过,又岂会是东江军的对手?

“两手准备,乖顺就放你一马,不服就灭了你们。”郭大靖拿出纸笔,给毛文龙写信汇报。

如果开马市的话,就在盘锦。东江镇这边用砂锅陶锅、针线、花椒大料、茶叶、酒等日用品,来换购牛马羊。

既然担心蒙古人用铁锅打造兵器,换成砂锅就万事大吉了。难不成你把砂锅摔了,用碎片砸我不成?

花椒大料,还有辣椒,也是好东西。不管是煮,还是烤,立刻把牛羊肉的滋味提高了几个层次。

牛、马、羊,甚至是羊毛,东江镇都需要。这样一数,蒙古人的好东西还真是有一些。

郭大靖的鼻中似乎闻到了羊肉串的香味,除了孜然,作料应该都全了。还有火锅,味道也是极好的。

写完书信,郭大靖封好,命人急送给毛文龙。伸展着胳臂,他走出了房门,春光更加明媚,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惬意。

“郭帅,刚送到的信件。”一个亲兵小跑进来,施礼之后,将书信呈给郭大靖。

郭大靖只看信封,便认出了藤野英的笔迹,不禁露出笑容,转身回屋,取出观看。

崇祯在裁撤驿站,以至于很多消息都延误,甚至是不通。辽南三州却建立起愈发完善迅捷的邮驿系统。

一方面,驿站为移民前往各地安置提供了诸多便利,成为沿途旅馆般的存在;另一方面,民间的信件传递,因为价格低廉、使用方便,也逐渐被老百姓所接受。

随着县名、镇名、村名的统一规范命名,地址便能够确定下来。信到村公所,再通知村民自领。

要知道,当时民间的通信,通常是请人捎带。在时间上,会耽误很久。等到回信,有时都不知道猴年马月了。

当然,现在占大头的通信是将士们寄回家里的,然后家里也学着按地址写回信。村里的教书先生和军队里的文书,则又增加了一项工作——代写读阅书信。

这又是郭大靖按照心目中的样子,加以设立,并不断完善的。

同时,军传的信号塔也完善起来,进入到实用阶段,紧急消息从盖州传回旅顺,只需要小半天的时间。

哈哈哈哈……郭大靖在屋内发出畅快的笑声,引得门口的亲兵转头侧目。

先有阿秀,后纳藤野英,加起来总有了两三年的时间。终于,终于要有后了,也不枉自己的辛勤耕耘。

郭大靖喜悦激动,连读了两遍信,也感觉到了藤野英那字里行间,与他同样的感情。

虽然嫁晚了,只是个妾室,但在这生娃方面,终于是抢了先,争回了面子。

郭大靖取出纸笔,几番欲落,却又停笔不写。情绪还未平静,竟然一时不能成文。

好样儿的,真是块好地,真厉害,也是我卖力的结果……

郭大靖自失地笑了笑,觉得自己心里刚蹦出来的这些话,不太适合写于书信之中。

还有阿秀,应该是有些失落,有些难堪吧?

身为正妻,却断了一臂,成了残疾;受封诰命,却无所出……即便她善良,也不争抢,可要她处之淡然,也不符合正常人的心理。

郭大靖放下笔,摸着下巴上的小胡子,这封信该如何写,他不由得陷入了沉思。

对于阿秀,自己着实还是关心的少了一些。始终没有怀上,还是她的身体在以前亏欠的太多,需要慢慢调理。

在辽南三州,倒也有那么几个比较好的老中医。倒也不用自己出面,在信中让藤野英请来给阿秀看看,吃中药调理一下,也能增进二人的感情。

郭大靖心中有了计议,又勘酌了些字词,才提笔开始写回信。

………………

秦皇岛。

孟浩热情地招待着抵达这里的何贵忠一行,在席间便热情地发出邀请,“老何,要不你留在这里帮我,论做生意,你应该是最在行的。”

何贵忠笑着摇头,说道:“你这可是过奖了。郭帅留你在秦皇岛,定然是知道你能胜任。某奉调回旅顺,应该是还有别的差使。”

孟浩想了想,说道:“情况你已经听完了,那你给出个主意,怎么能买到便宜的牛马?”

何贵忠苦笑了一下,说道:“从商人手中大量购买,这已经便宜了不少。若是想直接与蒙古人交易,岂不是在抢商人的利益?他们可是地头蛇,不好对付。”

孟浩无奈地耸了耸肩膀,说道:“我也是才想到这些。本以为就是做生意而已,没想到这其中有这么多人在插手,从官到商,这一路关节,可不是短时间内能打通的。”

旁边的小桌上,小翠姐弟在慢慢吃着饭菜,与大桌上是一样的菜式,花样不多,但量足够。

“没想到何老板交游这么广阔,连东江军的官儿也这么熟。”小龙低声嘀咕着。

小翠也十分惊讶,但心里却有些托了底。既有这样的关系,在辽东自然会得到关照。

孟浩的耳朵很尖,对何贵忠带来的这姐弟俩也有自己的猜测,闻声笑着说道:“你们哪里知道,何老板不仅会做生意,还能上阵杀敌。”

说着,他有些不太确定地对何贵忠问道:“老何,你与郭帅并肩作战是在朝鲜吧?”

何贵忠点了点头,说道:“当时,郭帅还是个小旗官,与我们几个夜不收埋伏在鸭绿江边,负责提供报警的。第一战,郭帅就杀了五六个建虏,其中更有建虏最厉害的捉生图鲁希。”

孟浩也是第一次听说,还有陈忠和另一个谍子,都停下筷子,瞪大了眼睛。

何贵忠呵呵笑着,眼中是追忆之色,说道:“郭帅与建虏有深仇大恨,打起仗来不要命。光在朝鲜,前前后后就干掉了五六十个建虏。还有奴酋岳讬和硕讬,也都是他杀死的。”

“两个都是啊?”孟浩感慨道:“报上去的可是只有一个,想必是让郭帅受委屈了。”

“郭帅倒不是很在乎这个。”何贵忠轻轻抿着酒,说道:“如果不是有那么多的功劳,怎么能一下子就升到广鹿岛守备?”

小翠和小虎都听傻了,没想到何老板竟有如此辉煌的过往,竟与名扬天下的郭大将军并肩杀敌,交情匪浅。

郭大将军在京畿地区的知名度尤其高,遵化大战,那是杀得天昏地暗,最后是击败凶悍不可一视的建虏,还斩杀数位奴酋,更把建虏的汗王生擒活捉。

茶馆、酒肆里,有关郭大靖的传闻不绝于耳,有着各种各样的描绘和猜测。

什么身高过丈、膀大腰圆,什么运筹帷幄、指挥若定,什么纵横冲杀、血染征袍……

有些急智的说书人更是与时俱进,编出了各种版本的短篇,来招徕听众,借着热乎劲儿多赚上几两银子。

于是,郭大靖时而使李元霸的大锤,时而使吕布的方天画戟,时而又使关二哥的大刀……反正,说书人就可着自己熟悉的进行改编再创造。

“郭大将军,使的是沥泉枪吧?”小虎终于是按捺不住,大着胆子又带着期待地开口问道。

酒馆里也有来搭桌说书的,何贵忠也不抽成,全为了给东江军和郭大靖作宣传。而小龙最喜欢听的,就是改编自《说岳全传》的。

众人都失笑起来,小翠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小龙也讷讷地觉得说错了话。

何贵忠笑着说道:“郭帅嘛,会用长枪,但最擅长的还是弩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图鲁希和岳讬便是被他一箭射杀。”

“近战的话,他用的最多的是一把形状怪异的宝刀,削铁如泥,全力劈砍下去,建虏难以招架。”

小龙的眼中又闪出了亮光,原来郭大靖和黄忠差不多,用的是刀,射箭也是百步穿杨。

“那把宝刀后来送给了刘将军,郭帅的结拜兄弟。”何贵忠说道:“你们应该都见过,飞骑营的刘奇士将军。”

孟浩点头,说道:“刘将军性情豪爽,酒量极好。”

几个人继续吃喝闲聊,何贵忠又向孟浩询问了遵化作战的经过。

作为亲历者,孟浩知道得相当详细,可比何贵忠等人听说得更加真实。

“建虏一早上便全体出动,向着遵化城外的阵地发动猛攻,只要能攻破我军阵地,他们就能夺路而走,带着掳掠的数万百姓和牲畜,以及大量钱财绸帛,退出关墙……”

“……从早上一直打到下午,我军边战边退,让建虏以为再加把子劲儿,就能突破。八旗和蒙古人轮流上阵,不停歇的进攻,打得激烈无比。我估计,敌人差不多伤亡了一万多,我军也得有五六千……”

“现在想想,还是郭帅的计谋高明。打到建虏筋疲力尽的时候,我军是千炮齐发,铺天盖地的炮弹砸在建虏队伍中,爆炸是一个接一个,比鞭炮还要密集……”

小龙张着嘴巴,已经忘了吃喝,听着这与评书完全不一样的激烈战斗的描述,完全颠覆了他已经生出的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