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本初兄可否借我些人手?”

“不群要往何处?”

“去找孟德兄。”

“你找他作甚?”

“也借人。”

“那你到底想要作甚?”

“我想去伯喈公家。”

“绍这几天招待你这小子,招待的太好了是吧?”

“伯喈公专心抄录东观文籍,我几次劝他搬出城去住,他都推脱,这次便是想帮帮他老人家。”

“伯喈公一代大儒,你要跟他来硬的?这成何体统?”

“本初兄误会了,我是带点人去搬书,给伯喈公还没来得及抄录的书籍,从东观借出来,搬到城外的庄子上,让他老人家慢慢抄。”

“洛阳又不会有什么事情,安心在城里抄书又何妨?”

“本初兄何必如此说?天子晏驾,未留下遗诏,自然是朝中重臣拥立史侯,太后临朝听政了?”

“自然如此,此乃正统,亦是人心所向。”

“董侯仍在西园?”

“嗯,董侯已被封为陈留王,不日即将前往封地。”

“陈留王在西园,有蹇上军和王虎贲(王越)守护,陛下在皇宫,则是十常侍与太后照料?”

“嗯……”

林平之长生分体说到这里,袁绍的表情就有些难看。

明明是士族支持大将军何进,逼得孝灵皇帝(刘宏)妥协的,却被十常侍摘了果子,近水楼台先得月,抢先拥护太后和刘辩,而太后要用人,也收下了十常侍的效忠。

十常侍的权势有增无减。

袁绍不禁暗叫失策,立储之事,让他和诸多士子的注意力,集中在了刘宏身上,大将军何进也改成了跟蹇硕斗,忽略了十常侍。

一群老奸巨猾的老狗。

但也无妨……袁绍又一想,他又不是真的相当霍光,只是之前似乎有这样的机会,他有些动心。

但现在,十常侍依托太后,控制刘辩,还能继续跟大将军抗衡。

那就继续斗下去,斗得越乱越好,彻底给这大汉朝败掉才好。

“蹇硕退守西园,十常侍与大将军的矛盾重新摆上前台,这次局面势必更加复杂,斗争必然更加激烈,像伯喈公这样不问世事,一心修书的大儒,还是远离纷争为妙啊。”

“嗯……不群曾为陛下与陈留王讲课,不去拜见新君吗?”

“本初兄,从头到尾,你见我主动过吗?我何尝不想做个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虫?”

“……既如此,不群也不用去麻烦孟德了,我予你百人,当够用了。”

你说你老盯着我干嘛啊?忙你的大事业去吧,洛阳的事我真不搀和,就想当个吃瓜群众,到时候欣赏一下你们见到董胖子和猛将兄时的表情。

“那本初兄可得管那百人的饭啊,伯喈公家小业小,我更是两袖清风。”

“……行了行了。”

袁绍走了,长生分体一声叹息,怎么也跟刘宏打过几年交道,虽然没有半点惋惜,却也不禁唏嘘。

但最重要的,还是刘宏的死,带来的后续影响。

这里从刘宏没死,就跟林平之记忆中的事情发展不太一样。

他记忆中,是刘宏死了之后,蹇硕才跟何进斗上的,蹇硕想杀何进,事情败露。.qqxsΠéw

然后蹇硕是被十常侍卖掉的,十常侍投效何皇后,也想与何进化干戈为玉帛,于是供出蹇硕。

蹇硕被何进杀死,又被何进夺了兵马,何进完全掌控洛阳兵马,却仍有十常侍碍眼,非要将宦官集团彻底铲除,才有了后面的事情。

但现在,蹇硕不但没死,而且也不跟何进斗了,龟缩在西园守着刘协。

皇城内也因此分成了两部分,西园有蹇硕和王越,囤积了充足的粮草,三千士兵,守着董太后和刘协。

另一边则是何太后以十常侍为党羽,手中掌握着刘辩,垂帘听政。

而皇城外,大将军何进掌握了洛阳全部的兵马,羽林军和北军五校有六千余人,袁绍、淳于琼等名为何进麾下,实则自己掌控了三千余人的部曲。

现在是何进和何太后都想除掉刘协,但何进还想除掉十常侍,控制刘辩,何太后则需要十常侍,还说服了父亲和二哥何苗,一起阻拦何进。

“看似有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何进掌握大好形势,却仍不能做出决断,记忆中的情况,仍无法避免……”

长生分体带着百人,雇了五辆牛车,到了蔡府,给蔡邕吓了一大跳,“不群这是作甚?”

“伯喈公,进去叙话。”

带着百人的一正一副两个头领,跟蔡邕进府,长生分体才说道,“先帝晏驾前,曾召见我,给我一道口谕密诏。”

“什、什么密诏?”蔡邕一听,吓得一哆嗦,声音都发颤了。

他以为长生分体是要谋大事呢……那也别找他啊,还找他家里来!?

“先帝感叹朝堂纷争不休,十常侍弄权,大将军专权,而这两方都已不受先帝掌控,先帝预感他归天之后,朝中必生波澜。”

“然后呢?”蔡邕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先帝又说,他幡然醒悟,未能及时勤政,荒废太多文治武功,东观诸多经义典籍失于维护,许多缺失散落,先帝深以为憾。”

嗯?

蔡邕越听越不对劲?这话能是刘宏说的?就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他也说不出这话来啊。

“于是先帝命我告知伯喈公,他命你清点东观群书,加以整理,抄录备份,收藏起来,待有朝一日天子亲政,可以有一个完整的书库,招揽天下士子,为天子所用。”

蔡邕越听越觉得离谱,你快拉倒吧,刘宏能有这心思,他哪至于给大汉折腾成这个样子。

这事情是好事,蔡邕也知道,外戚和宦官的斗争,从来都是血淋淋的,而大将军和十常侍势同水火,刘辩年幼,谁也压不住,一个不好,斗争就要波及到整个洛阳城。

能将东观群书搬运出去,保护起来,是功德一件。

但这绝不可能是刘宏的密诏。

蔡邕不禁狠狠瞪长生分体一眼,你这小子,肆意妄为,目无君上!

然而问题是蔡邕没有证据,长生分体才是见过刘宏最后一面的人,而且是密会,他就说刘宏说这些了,蔡邕拿什么反驳?

“伯喈公,莫想太多,就当是为了那些经义典籍能够流传下去,为我大汉士子守住一份传承,此乃当为之事啊。”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