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早在周朝历史上,就有实行“宵禁”的规定,一到了晚上,家家户户禁闭窗门,做买卖的商户也要关门歇业,闲杂人等不许在街道随意走动,否则会被巡街的兵丁抓住,抽几鞭子后在大牢里关上几天。宵禁为的是防患于未然,小到防止入室盗窃,大到敌军侵袭能及时发现。

不在竹山城,不仅没有宵禁,而且还展开了最早形式的夜生活。

晚上陈其和陈意菱在小盛的陪同下,看到了一幕不一样的古代生活。

竹山城没有大型的酒楼,但是街边的吃食却很多,而竹山城人流最多的就是夜市,在竹山城中,夜市是空前的繁华,摆摊的、开店的、等等,应有尽有,人也很多。

夜市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就是餐饮了,各种小吃宵夜,什么干脯、熏肉、点心各类,让逛夜市的人看了直流口水。夜市里的水果摊也很多,基本上竹山上的特产水果,很便宜,都是小孩摘的,然后来换钱。

还有一些贩卖糖水香茶的小摊,支一个小棚子,点上灯,过往的人有走累的,就坐下来休息休息,喝碗饮品,再接着逛。

“爷爷...这里真的太好了。”一路逛下来,陈意菱感叹不已。

这边的陈其也是不住的点头:“是呀...连我都喜欢这里,以后我们一定要在这里买间房。”

“太好了...那我就可以天天住在这里。”陈意菱哈哈一笑。

.........................

两天之后,五国的所有人全部到达。

其中周国来了三人,分别是陈其,薛达,王政,商国来了四人,赵国来了三人,燕国来了六人,晋国来了五人。

一共是二十一人,这二十一人都是五个国家最大的私盐贩子。

不过,这些人都是为了利而来,所以还比较守规矩,所有人都带了大量的队伍,不过,他们都只带了不到二十人上山。

这一点余夏还是比较满意的,因为余夏说过,想要做成这笔生意,那就不要在竹山城放肆,不管你们两家以前有什么摩擦,只要进入竹山城,谁敢放肆那就是和竹山城为敌。

怎么说呢...为了利益,大家都毕恭毕敬。

竹盐的生意很快被分成了二十一份,在余夏的主持下,这些人都对各自的地盘都比较满意,当场余夏就收到了近三十万两银子。

所以说竹盐的生意那是暴利。

谈完了竹盐的生意之后,这些私盐贩子在竹山待了两天,就全部下山了,不过,在下山之前,周国的薛达却给了余夏一个不算太好的消息。

这个消息就是曹家的曹秋兰曾经在一次酒宴上说过,她在等曹家一位名叫曹秉的弟弟换防,这位曹秉在周国拥有一支名为天傲军的人马,一共五万人。

薛达听到这个消息后,经过一些分析,认为曹秋兰应该是对竹山城没有死心,希望余夏可以提早防范。

余夏知道这个消息后,也是深以为然,他十分感谢薛达的这个消息,也表示自己一定会小心。

也因为这个消息,余夏准备再次将竹山旅扩招成竹山师,大幅度的招兵,让武器和防具也出现了大量的短缺,想要靠购买,余夏的财力已经很吃紧了,而且也不能过于的依靠购买系统,所以余夏开始准备炼铁了。

首先余夏在竹山上发现铁矿的存在,也让挖矿工人挖了很多的铁矿,不过,让余夏无语的是,竹山上铁匠几乎没有,虽然按照余夏的要求用水泥将高炉给制造好了,但是炼铁的人,却找不到。

一时之间,余夏的眉头皱了起来。

跟着就在余夏皱眉的时候,贺雨萱提议,可以派人去找他的那位李叔叔,现在李义被贬在一个名叫湖州的地方为官,这个地方接壤商国,虽然被贬,但是李义在湖州却是高高在上。

让李义帮忙找几个铁匠,应该不是什么大事。

余夏实在是没有办法,最后只好采纳了贺雨萱的提议,抱着试一试的态度,让人给李义带去了一封贺雨萱的亲笔信。

让余夏没有想到的是,仅仅不到一个星期之后,居然有差役赶着大概三百多人来到竹山城,更让余夏惊骇的是,这三百多人居然全部都是铁匠,不但有铁匠还有的更是军器制造的专家。

李平安...商国人,今年四十四岁,家中有一个妻子和两个儿子,他是商国的匠户,而且是军匠,商国所谓的匠户,是一个很悲催的制度。

只要你成为匠户,那么你们全家老少都要参加生产,而且世代相继,地位低微。收入比较低。

商国将人户分为民、军、匠三等。

其中匠籍全为手工业者,军籍中也有不少在各都司卫所管辖的军器局中服役者,称为军匠。从法律地位上说,这些被编入特殊户籍的工匠和军匠比一般民户地位低,他们要世代承袭,且为了便于勾补不许分户。

匠、军籍若想若想脱离原户籍极为困难,需经皇帝特旨批准方可,而且如果你成为了匠户,那么一生一世,包括你子子孙孙的一生一世都只能为匠户,连科举都不能。

就像是奴婢,一辈子要成为奴婢,想要改变命运全靠天意。

而且这些匠户做工的时候﹐每天基本上都是天不亮﹐就在在官吏监督下造作﹐一直要到晚上九点多钟才会放你回家﹐工作很辛苦。

其中有一部分全家入局造作﹐他们多是原来被俘的工匠或被抑逼为工匠的俘虏﹐除了官府发给的盐粮和偶尔赏赐的衣物之外﹐没有其它收入﹐因而生活艰难﹐衣食不给﹐常常发生质典子女之事。

另一部分是工匠自身入局﹑院应役﹐得到一份盐粮﹔工余可以回家和家属一起工作﹐自行买卖。他们多是从民间签发的匠户﹐其处境比前者好些。

但是管理局﹑院的各级官吏﹐往往巧立名目﹐“捕风捉影﹐蚕食匠户﹐以供衣膳”。所以不论哪一部分匠户所受剥削和压迫都很沉重﹐只是程度有些差别。

因为实在是太苛刻了,所以商国的匠户开始了反抗,有的是不积极工作,使工作效率降低,有的则是隐藏起来,然后花钱换个身份。

还有一种就是李平安这样的,逃亡...逃亡到别的国家,也就是周国,燕国等...!

可以说匠户是五个国家中最惨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