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大国机修 > 第1151章 想成功要么同行做不了要么和寻找同行不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51章 想成功要么同行做不了要么和寻找同行不足

“不会的,其实在这点上面我们和国内的很多智能手机制造企业之间是达成了默契旳!我们国家每年手机出货量至少五千万部,淘汰下来的手机去了哪里?绝大多数都被小商人回收回去刷机二次销售,还有一些不能重复利用的直接就拆解拿去提炼贵金属。”

“在启元集团,只要你手机能够达到二次销售标准,我们会进行修复,然后对外观进行整合,不稳定的零部件更换,卖给需要的人。”

“例如手机因为玩游戏太卡了,我们完全可以用来看看网页,上网看抖音,快手视频什么的这都不影响使用。拿去卖给中老年人还是可以的,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资源浪费,我们国家倡导资源重复利用,避免过度消费浪费国家资源是国策!”

“另外那些我们需要报废的手机,我们工厂都有专业设备对手机零件进行回收利用,我们的手机再制造生产线已经正式下线,在大连开发区正式开始处理回收的电子垃圾……”

面对美女记者,葛裕盛意气风发。

跟着季东青以后葛裕盛也才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

在没有进入季东青企业之前,葛裕盛一直以为公司生产制造产品即可,至于什么回收环保或者再制造?对不起,那是国家或者什么组织该考虑的事情。

自打跟了季东青,伴随着参与的项目越来越多,葛裕盛感觉自己的知识不够用了。

幸亏季东青对于管理岗位的员工,尤其高级管理都有专业性的培训。

每一个人可以不参与设计制造,但是你必须知道启元设计中心的文化内涵:从零开始设计制造各种零部件,组装,销售,然后回收再利用。

这四个环节缺一不可,从汽车到手机零部件,整机,季东青的企业一直以来都是这么坚持的。

虽然执行的时候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但是瑕不掩瑜。

就拿手机公司来说,葛裕盛前几天刚看过公司财务报表,去年一号手机总出货量是1仟贰百叁拾伍万8仟1百贰拾陆台。

回收和拆解的手机:包括一号手机在内的各种型号手机,一共是一千零1拾一万四千五百六十七台。

几乎回收和再制造相抵,没有执行手机再制造项目之前,葛裕盛印象里这种项目肯定是赔钱的。

真的执行了,葛裕盛才知道季东青的高明之处:真赚钱啊。

所限自打那以后,能够二次销售的葛裕盛绝对不直接报废,报废了也是拆解各种零件再制造应用,相关零部件直接卖给小的维修点。

不能够二次利用的零部件,全部打碎重新进入公司的再制造车间,然后再次制造成手机零部件进入新一轮循环。

光是凭借回收再利用这一条,手机公司每年从国家那边获得补助就是一个常人不敢想象的数字,更何况季东青还进行那令人发指的二次销售。

顶四百块钱收购来的oppo r3,简单修理一下卖出去就是一千二百块,越是高级系列手机二次销售价格越高。

而且这些手机制造商也乐于见到季东青这么做,背地里会按照季东青手机维修点反馈回去的序列号给季东青维修点处理费,每一样东西都是有钱拿的。

所以即便同行们有些嫉妒,葛裕盛也不害怕。

用季东青的话说,有本事咱们大家一起干,我把我的手机售后服务和回收再利用交给你,只要你能够拿下来就行。

从季东青对外喊话开始到现在,压根没有一个老板或者职业经理人发声,原因只有一个:再制造难干,弄不好能够亏死。

季东青之所以敢这么干,是因为公司有生产环保设备的牌子,季东青进行了拓展,直接拿了一个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牌子。

家电下乡,废旧电子产品能够顶费用以旧换新!

商家的普遍做法是电视冰箱这些东西顶四百块人民币,葛裕盛和季东青商量后,专门盯上了一个点:智能手机。

其余的产品除非是一号手机生态圈内的,不然直接转给同行,他们那边也能够进行抵扣。

现在一号电脑性能上做的已经非常不错了,尤其在年轻人中的口碑很不错。

在学校的销售点内,葛裕盛那边执行的策略更加宽松,只要学生们愿意,拿着智能手机过来置换电脑也是可以的。

那些来自同行们那边收购的废旧电子产品也上了季东青公司进行销毁,在那之前检测是一个大项。

季东青雇佣了大票的小工,无形之中解决了很多中国人的就业问题。

能够再次利用的电子产品,季东青都会让环保公司那边组织人进行修理,翻新后攒机二次销售,这中间实际上是暴利。

那些根本没法修理的电脑和其他电子用品,季东青手下工人直接推进富大庆的处理厂,炼制贵金属这件事也是季东青的人在负责。

富大庆全程就是一个参与者,除了公司房本这些东西在手,整个公司就那样丢给季东青,年终坐等分红或者其他。

以前季东青担心葛裕盛难堪大任,事实证明,葛裕盛一直以来是被耽误的。

所有节目做完,葛裕盛这才被司机送回家,让葛裕盛非常意外的是今天妻子邹桦做了一桌子菜,这么多年还是头一遭,心里不由得一暖。

“回来了,洗手吃饭吧!”

望着葛裕盛拖着行李进来,邹桦脸上生起少有的笑容,结婚这么多年,邹桦的脸上很少见到笑容,一方面邹桦简单地脑袋里很少把感情放在第一位,另一方面那么多科技项目压在头上。

家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邹桦,葛裕盛无论是在柳治手下还是在柳雨涵的治下都是弱势的存在,邹桦理所应当的认为自己必须得在家庭里强势起来,不然家庭很难撑住。

这一年葛裕盛不在家,也很少往家里打电话,没有以往那种朝夕相处,对方却做出了骄人的成绩,渐渐地邹桦意识到自己貌似以前看轻了自己的丈夫。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