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大唐之五子夺嫡 > 第377章 传国玉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旦他们被突厥人发现,突厥人势必调动人马围剿,这样固然给后续的大军创造了有利条件,但他们自己却陷入了险境,甚至有性命之忧。

苏定方主动请缨,便是要将这件极为危险的差事揽在自己的身上。

当晚,当苏定方率三百精骑绕小路往突厥铁山大营绕去时,天时又再一次站在了大唐一边。

随着苏定方率军往铁山潜行时,山中竟突然生起了浓雾,再加上晚上漆黑的夜色,虽还未到伸手不见五指的地步,但一丈开外已经人马难辨。

苏定方一众一直潜行往前,直到距离突厥牙帐五里外的一处关卡才被彻底堵住了去路。

“将军,此处乃是前往铁山大营的必经之地,再绕不过去了。”突厥的向导对苏定方道。

苏定方请缨前来,早就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能够一直兵不血刃地走到这里已是万幸。

苏定方道:“此处的关卡人马不足,众军上马,准备破阵!”

苏定方一声令下,麾下三百精骑纷纷上马,朝着守卫关卡的突厥士卒先是一阵箭雨,接着便冲马而出,直奔突厥士卒而去。

铁山甚广,关卡众多,而且两国和谈在即,突厥人的防备本就不足,苏定方军的突然出现叫突厥人始料未及,不过一个冲阵,被突袭的突厥人便落荒而逃。

苏定方自不肯叫他们逃脱报信,苏定方没有丝毫犹豫,当即下令追击。

可就当苏定方一边追击突厥军的时候,却从他们的口中听到了一句话:“唐军突袭,快往禀告可汗。”

这些突厥人竟是往颉利可汗的方向去了,苏定方顿时明白了过来,指着突厥人逃跑的方向,对麾下士卒高声吼道:“颉利的牙帐便在前方,破了牙帐,生擒颉利,建功立业便在今日!”

颉利可汗的牙帐守卫森严,光凭着苏定方的三百人想要攻取无异于痴人说梦,但苏定方攻打颉利的汗帐本就不是为了真的生擒颉利,只是为了吸引突厥人的注意。

取其牙帐只是为了调动四周的兵力,给外围的李靖可乘之机。

果然,当铁山出现唐军,已直奔牙帐而来的消息传到颉利耳中时,颉利已经惊丢了半条命。

困境之中,风声鹤唳尚且叫人胆寒,如今出现在颉利身边的却是实打实的唐军,颉利岂能安坐。而且最为要命的是颉利根本不知唐军的人数,只当唐军是大举进攻至此,否则又怎会一路杀到汗帐?

这些天来颉利已经被杀地怕了,没有了胆气的他听到有唐军往牙帐攻来,颉利的第一反应便是弃帐而逃,而非召集兵力于前往袭营的苏定方决一死战。

现在的苏定方仿佛一颗被扔进了深潭的石子,顿时掀起了阵阵涟漪,数万突厥大军瞬间都乱掉了。

今日之战,颉利被杀地措手不及,颉利手下最后的五万精锐恐怕也难逃厄运,没人知道今日之后,颉利的五万精锐还能剩下几成,但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自此以后,突厥再无于大唐为敌的资本,甚至就连最后和谈的资本都没有了。

大唐不会与不堪一击的弱者和谈,这一战也打散了突厥和谈的希望,大唐大军大举北伐已成定局,而士气高涨的唐军势不可挡。

颉利见势不妙,立马北逃,李靖李恪那肯放虎归山,立马指挥大军追了上去,誓要活捉颉利。

李恪与李靖正在行军的路上,忽然有一唐军士卒走了过来。

“启禀殿下、大帅,方才前往追击的前军回报,伪王杨政道已被生擒。”唐军士卒上前道。

“好!”听闻杨政道被生擒,李靖兴奋地抚掌道。

李靖北伐,李世民在临行前早有交代,此次他最为要紧之事无非有二:一为擒拿颉利,这第二便是要夺回这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干系重大,李靖原本还担心杨政道逃脱,传国玉玺再难寻得,如今得知杨政道带被擒获,李靖岂能不喜。

传国玉玺一直在杨政道的手中,如今杨政道成擒,传国玉玺也不远了。

李靖对李恪道:“殿下若还不累,便请随臣一同前往,如何?”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李恪当即应道。

……

杨政道毕竟是前隋皇室,又是少年,杨政道被前军擒拿,唐军倒也没有欺辱于他,而是给关押在了一处营帐之中。

“殿下、大帅,杨政道便在帐内。”前来引路的士卒指着营帐对李恪和李靖道。

李恪推开帐门而入,果然,大帐之中坐着的正是李恪曾今在阴山牧羊时见过的杨政道。

“想必,尔便是大名鼎鼎的汉王殿下吧…”杨政道见李恪进帐,没有丝毫的畏惧和不适,起身对李恪道。

李恪微笑道:“阁下好眼力,孤正是李恪。”

杨政道又看了看李靖,问道:“这位想必就是唐军主帅,名震天下的李靖李大帅吧。”

李靖道:“正是李靖,不过名震天下四字却不敢当。”

杨振道道:“灭国之功,何等了得,此战之后,李帅之名当海内皆知了。”

李靖道:“阁下是聪明人,当知我与殿下来此所为何事。”

杨政道点了点头道:“杨某一介孺子,能有什么值得二位亲自跑一趟的,无非就是为了那传国玉玺罢了。”

杨政道一个无兵无权的伪隋王,在已经这么晚的时候,能叫李恪和李靖二人如此惦念的,也就是只有那枚象征着皇位正统的传国玉玺了。

“却不知那玉玺现在何处?”李靖见杨政道倒也直白,于是追问道。

杨政道道:“我区区竖子,流亡北地,万般无奈之下才被立为隋王。这隋王之位本就非我所愿,传国玉玺于我也无甚用处,大帅想要,我自当双手奉上。只不过我尚有一事还需二位应下我。”

李靖同李恪对视了一眼,问道:“何事?”

作为亡国之君,他们的心思倒是不难猜,无非就是想要留下性命,保得富贵,李靖想者杨政道的条件恐怕是希望大唐给予他官爵封地,衣食无忧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