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3章屈服
遥想当初,朱常淓被秦牧架空,一直想着隐忍不发,积蓄力量,结果却是眼睁睁看着秦牧不断做大,名声越发稳固,在民间的评价越来越高,而他朱常淓,却如透明人一样,被人渐渐遗忘。
秦牧每获得一次大胜,他的声望就会更高一次。每打下一片土地,就会越受人爱戴。
周边的国家打完了,满清没了,草原人跑了,暹罗一带跪了,倭寇绝了……有时候,他甚至祈祷能出现那么一两个强国,狠狠的挫一挫大明国防军的锐气,好让民众们想起他这个真命天子来。
可现在……百姓就要把他给推翻了。
这天晚上,愤怒的民众直接闯进了皇宫大门,冲进了往日里他们想都不敢想的。内城皇宫之中。
无数的人,涌上台阶,穿过巍峨高大的城墙,越过一座座宫殿,最后包围了养心殿,大声嚷嚷着要朱常淓退位让贤。
民众对于皇权的恐惧,是千百年来潜移默化而来的。
平日里,对于这些高高在上的人,只觉得毕生都无法企及,闻之就要跪拜,然而越是恐惧敬畏的东西,当你跨过那道坎的时候,所能释放出来的能量和胆量,就越强大。
冲入紫禁城,这种以前做梦都不敢想的事情都做了,逼迫皇帝让位,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更何况,到时候秦帅说不定论功行赏,还能给他们一个大官当当。
越是如此想,那些民众就越发的兴奋,包围了养心殿,冲着里面的人大声的恐吓呼喊。
若不是那十几名太监和锦衣卫拼命的堵着大门,这些人怕是早就冲进去了。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已经大大出乎了庄子固等人的意料。
等到他们知道的时候,养心殿已经快被人潮淹没了。
“快快快快!派人去把这帮人拦住!快阻止他们!”
虽然庄子固他们确实是想过,用万民民心来逼迫朱常淓就犯,但是却没有想到,事情居然玩脱了。
此时的民众,已经如同一只脱笼的野兽,没有了管束,正在往狂暴的方向上一骑绝尘。
如果不加以疏导阻止的话,将很有可能会形成一场民间的暴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看的。
如今这支冲进皇城的队伍,已经和所谓的暴民,没有什么两样了。
要趁着他们没有形成规模,没有尝到甜头之前,遏制住。
当然,这支队伍和普通的暴民,还是有区别的。
因为他们不是为了造反而造反,也不是为了吃喝而造反,是基于朱常淓的不作为,为了宋应星秦牧而反的。
所以一切还是可以阻止的。
庄子固的命令下达之后,京城守备队立刻出动,冲进了皇城之中,堪堪止住了那些人的行动。
此时,这些人已经冲进了养心殿,把朱常淓团团包围了。
“住手!都住手!”
几个内阁大臣分开人群,匆匆来到了养心殿。
看着周围的民众,庄子固等人脸色严肃,寒声道:“你们想造反是不是?是不是想造反?”
“诸位大人,我们没有别的意思!就是看狗皇帝……不顺眼,宋大人给我们做了那么多事情,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了却什么也没得到,我们心寒!”
“是啊,诸位大人,这狗皇帝什么都不做,每天在养心殿吃吃喝喝,根本不懂民间疾苦。当年我们过的什么日子,他一点都不知道!要不是诸位大人和秦帅力挽狂澜,我们现在都给建奴做狗了!当年杀敌的时候没他们,如今天下太平了就出来跳梁!这种人,留着做甚!”
“这里是什么地方!你们来这里是来干什么的?你们这是在造反知道吗!”
“都给我退出去!”
在庄子固的威慑之下,躁动的人群这才缓缓的退出了养心殿。
庄子固等人将惊魂未定的朱常淓拉起来:“陛下,这些百姓都不是有心的,请你不要生气。”
朱常淓定定地看着庄子固几人:“你们呢?你们是不是有心的?”
面对朱常淓的质问,庄子固坦然的点了点头:“是。”
后者张了张嘴,却最终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事情到了这一步,几乎就已经彻底明朗了。
朱常淓摆了摆手:“我什么都不想说。你们把那些人赶出去,我什么都答应!”
众人对视一眼,随后庄子固向朱常淓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多谢陛下谅解。”
随后,他和史恒等人走出养心殿,对等在外面的那些民众说道:“诸位父老乡亲们,你们的诉求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宋应星宋大人,为我们做了那么多贡献,于情于理我们都应该为他做点什么,让后世的人永远记住他!”
“宋大人生前,因为各种原因,他的声明不显,但是如今他走了,我们就不该让他再这样被埋没下去。你们在外面了解到的那些传言都是准确的。我大明如今的富强,有一半的功劳,都是宋大人和他所领导的帝国科学院的功劳!你们能从各自家乡来京城,乘坐的火车就是他们研究的!你们田地里的庄稼获得丰收,也是宋院长管理配种的!你们的衣食住行,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帝国科学院的那些院士们!”
“诸位为宋大人请命,我等都已经知道了。陛下也已经同意,为宋大人册封谥号,国礼葬之。”
果然,随着庄子固话音落下,身后的养心殿里,传来朱常淓平淡的声音:
“宋应星为国为民五十多年,鞠躬尽瘁,功不可没,我大明江山如今能够稳固,多有他的功劳。人民富庶,百姓安居乐业,离不开他的贡献。今他已走,朕心甚痛。现加封他为文渊阁大学士,谥号‘文正’,国士无双,当国礼葬之。”
“文正”算是臣子里最高的谥号了。再加上国士无双的评价,国礼厚葬,无可厚非。
“谢陛下!”庄子固等人转身,朝着养心殿再度敬礼。
不跪拜,不扣谢,只是单纯的军方敬礼。
下方,养心殿前的万千民众,也纷纷单膝跪地,声音洪亮:“谢陛下。”
次日,宋应星在宣传部安排下,万民相送,国礼厚葬于香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