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重返1990:枭雄崛起 > 第601章 造星工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723章造星工厂

林亭枫只能呵呵的笑,说起来他们公司也是挺奇葩的。

说正经事情的时候,林亭枫这个老总十分有威严和号召力,但平时他和员工就嘻嘻哈哈的,斗几句嘴,开几句玩笑,也都是很常见的现象。

甚至会叫人觉得他们这边有点没大没小没规矩。

这样真的好么?

如果放到一般的公司里,那自然是不好,毕竟老板和员工嘻嘻哈哈的,那很容易失去威严。

到时候说啥都没人听,你还做毛的老板?

甚至有的时候为了树立自己的威信就算是明明知道自己错了,也不能对员工低头。

这不是老板单纯的要面子死心眼,而是有必要的,有的时候威严和领导力的作用,远远胜过一次对错的争论。

总之好脸子可以给,但是不能一直给,偶尔克制的发一下脾气,甚至是杀鸡骇猴,也是一种管理上的必要手段。

不过会如此的原因是什么?

归根结底还是老板也是人,决策也不可能一直都是对的。

所以为了树立权威,不得不如此,叫员工在怀疑老板判断有误的前提下,还肯卖力气跟着自己干。

但是这样的事情并不存在于林亭枫的身上。

他对于商业之道相当的熟悉,而且对于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起码大事上,判断是不会出错的。

所以林亭枫本人几乎没犯过任何的错误,什么事情听他的办,那就不会翻车。

有了这样的上下认知,就算是林亭枫平时没啥架子,也不会导致员工们不服,所以他也没有任何必要一直端着。

在自己能力充足的情况下,和员工们相处的融洽一些,那其实才是最好的选择。

于是乎才会出现这样小秘书埋怨大老板的情况。

安彤彤着实是被林亭枫这边宽松的工作环境给惯的有点坏了,估计她要是换个公司,真不见得能够迅速适应。

远的不说,就算是把她调动到正大地产那边,做吴穷的手下,估计都要出问题。

毕竟林亭枫的管理模式只能用在他自己身上,吴穷那头,还是按照一般公司的管理方式来做的。

不说等级森严上下分明吧,但也不会像林亭枫这边工作环境如此随意舒适。

安彤彤撅个小嘴儿怒视林亭枫,一副逮到道理的可爱模样,把个少女的娇憨呆萌发挥的淋漓尽致。

看得林亭枫也在肚子里头好笑。

他于是干咳一声:“咳咳,我这也是在工作嘛。”

安彤彤错愕道:“哈?看电影也是工作?那林总我申请加班啊。”

林亭枫笑道:“你先坐,这都什么呀这么大一堆?”

安彤彤道:“是林总你嘱咐我去整理的呀,这可都是才打印出来的振东娱乐出品的产品清单和介绍。”

“这么多?”林亭枫傻眼了:“不是说只打印影响力大的产品就可以了么?”

安彤彤道:“就是影响力大的呀,电影,唱片和明星资料,加一起就这么多咯。”

“喝,不得了啊。”林亭枫有点震撼了,他一直都知道振东娱乐很厉害,但没想到居然这么厉害。

看看人家这战绩,每一张纸,可就代表了一次出色的产品营销,强,真的强!

安彤彤道:“恩,看着虽然不少,但其实没有这么多的,这里的资料主要是他们振东娱乐这些年来推出的各个明星资料,因为是人物资料,所以比较多。”

喔……原来如此,这就难怪了。

明星,其实也算是娱乐公司的一种产品。

当然了,这么说没有物华他人不礼貌的意思,但是明星所代表的确实是一种产品,而不是明星那个个人。

真的成了明星之后,身边是会有一支甚至数支专业团队帮忙打理的。

别看明星出现在公众眼前的时候只是一个人,其实明星本人就是一个对外代表,背后的人多了去了。

对外展现的也只是一个人设而已,并不是本性和自己的才华。

明星本人是个人绝对没错,但是明星的形象和概念,那并不属于他个人,而是一个团队协作创造的产物,所以说明星是商品的一种,问题绝对不大。

林亭枫于是就翻看了起来,他对于振东娱乐的事业发展和策划,十分有兴趣。

毕竟辛锐视讯眼下也要推出主播,说白了就是网红,人家正儿八经的娱乐公司不少门道,你都是要进行参考学习的。

毕竟林亭枫上一世没有涉足过娱乐产业这方面的事情,大发展趋势他知道,但是操纵起来不少细节,还需要沉下心来谦虚的和专业人士学习才成。

摆放在资料最上面的,主要是一些振东娱乐近年来的影视作品和音乐作品,林亭枫大约都是一扫而过。

主要就看看推广的手段而已。

他主要的注意力集中在下面那巨厚的一摞明星资料上头。

这可是真正造星,振东娱乐几乎已经有了些后世娱乐公司的发展雏形了。

流水线制造流量明星,过气就丢,那还不至于的。

但是这个模式,已经开始隐约显现了。

所谓的造星模式,其实最早提出并且实践的,是东瀛那边着名的‘杰尼丝’公司。

当初他们在东瀛也算是缔造了神话般产业井喷的巨头。

之后他们的模式就被南高丽和香江那边进行模仿,要不了太久,华夏这头也会模仿起来。

其实也就是所谓的偶像创造和流量明星们。

这样的偶像来的快,去的也快,热度消散迅速,火不了个一二年就要被淘汰,到时候打造一个新偶像的成本和效益,都远远胜过维持旧偶像的热度。

这样完全流水化的生产偶像模式确实效能极高。

别的不说,这些被打造出来的流量偶像们,本身就能裹挟一部分的粉丝支持,那是天然的票房号召力。

投资他们拍摄影视作品,亏损的可能性就会被压抑到最低的程度。

没办法,事实就是如此。

所以投资方往往很重视所谓的流量和热度,不是人家投资人傻,人家能做投资人的都精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