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四百五十五章长安风云起3

朝堂上争吵一片,李承乾也因此被关进了大理寺.

可李承乾还是不觉得自己有什么错.

当秦怀道听到李承乾这些遭遇后,也颇为同情.

不得不说,李泰这一首玩的漂亮.

他也不出面和李承乾争论什么,就找个儒家大儒恶心你!

恶心到你受不了了,你动手了,他李泰就赢了.

但李泰做的最漂亮的事还不是这个.

当李承乾被关进大理寺,他第一个找到李世民,替李承乾求情.

不得不说,李泰的政治手段是真的高,绝对不是李承乾可以比拟的.

这一首操作,让李泰在李世民面前加分不少.

从此后,李泰愈加得宠.

李世民几乎能将能封赏的东西,全都给了李泰.

这些事,坐在大理寺的李承乾都听的清清楚楚.

妈的!

这个李泰!

这是要逼着自己造反!

既然如此,本太子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

再说侯君集.

自从侯君集从大理寺回来的时候,他就一直怨恨在心.

对于李世民,他已经没有任何感情可言.

李承乾的造反也不过是给了他一个契机.

既然是造反,反李世民是反,反他李承乾也是反,那么为何不借着李承乾,然后自己登基?

越想这事儿越靠谱.

就在侯君集心心念念这个事的时候.

李世民一纸令下,张亮被贬官了.

张亮当初也是在玄武门立过大功的.

如今却遭到排挤,被派往洛阳做都督.

侯君集见到了机会,于是在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找到张良.

他直奔主题,问张亮道:“张兄,你怎么会遭到排挤?”

张亮叹口气,对侯君集说:“如果因为公务在外,做官就是遭到排挤,那么谁才是最冤枉的?”

侯君集眼眸一亮,看出张亮言语间的愤愤不平,他又道:“我平定一个国家,回朝后惹得陛下大怒,怎么不是排挤?”

侯君集说着还挽起袖子说道:“这样子活不下去,你能造反吗,要是可以,我和你一起造反.”

张亮一听,卧槽!

这哥们猛啊!

老子虽然被贬官,但也从没有过这种心思.

你侯君集吃了熊心豹子胆了么?

张亮也会演,一口一个侯老弟说的对,侯君集看张亮这样子,那这事儿成了啊!

有了张亮这个猛将,如虎添翼呢!

可张亮不傻,天可汗陛下,说反就反,你怕不是弱智吧!

他反手就进了太极宫,找到了李世民。

……

李承乾出狱了.

积怨已久的李承乾,现在入出笼猛虎,双目充满了仇恨.

当然,除了李承乾之外,还有另一个人也是如此,甚至仇恨值比李承乾还要大.

他就是侯君集!

侯君集怎能无恨辛辛苦苦这些年,为陛下开疆拓土,可到头来呢,都是跟随李世民打江山的老臣,都是战功彪炳的当世名将,当初李靖灭突厥纵兵屠民抢掠,回朝后只是交卸了兵权,便被高高供起,而他侯君集回朝后却被锁拿下狱,流放千里.

处置待遇天差地别,尤其是西域诸国君主施压,而煌煌大唐却因这些蛮夷小国的指责,而加罪于他。

侯君集怎么想,都觉得自己成了李世民手中的一颗弃子,为了那些蛮夷,而放弃了他这个跟随多年的忠心部将.

如此不公的待遇,教侯君集心中怎能无恨东宫.

自从李承乾出狱之后.

最近东宫的客人就渐渐多了起来,多得有些诡异.

每日黄昏,城门坊门快关时,总有一些人面见太子,他们从来不走正门,皆由李承乾的心腹宦官从东宫南门,将其接入后庭.

东宫后庭有一片占地广袤的池塘,引曲江之水而充之,池塘的中间有亭台水榭,每日黄昏,李承乾便召集一些人到池塘中心的凉亭内,布置酒菜,挂起宫灯,一群人在亭内高谈阔论,吟诗作赋,效魏晋狂士遗风,常有开怀大笑之声从凉亭传出老远,往往通宵达旦宾主方兴尽而散.

外人眼里看来,这是非常正常的社交举动,李承乾最近一反常态,竟渐渐杜绝了女色,引三五友人亭中聚会,谈古论今,显然比终日沉迷酒色要强上许多。

看在东宫属臣于志宁等人眼里,自李世民动了易储之念后,太子殿下惶恐之下痛改前非,终于改邪归正,走上了正途,至少眼下已看不到殿下终日沉迷酒色的颓废模样,与三五友人凉亭内谈古论今,委实是一个好现象,颇有积极上进之新气象.

所以,对李承乾常召友人东宫聚会一事,诸多东宫属臣包括李世民布下的眼线都看在眼里,众人都很欣慰,更乐见其成.

而李承乾也没让大家失望,白天老老实实读书。

房玄龄,孔颖达,岑文本等当世名臣大儒皆尽己所能,教授太子学问,而晚上则邀三五友人吟诗作赋,谈古论今。

如此改变,连太极宫的李世民听了眼线的禀奏后,脸色都稍见缓和,只是没好气地哼了声,却再也不提易储之事了.

其实,李承乾如果真的这样积极上进的去,他目前的危境以及摇摇欲坠的地位未尝不可挽回,他最大的优势便是嫡长子身份,在这个长,极重纲常的年代里,嫡长子便是天生合法的继承人,如果不是行太过不堪,但凡一点瑕疵,世人都能忍则忍.

可惜的是,李承乾所做出来的这一切,全只是表象,是一场蒙骗天下人的戏.

他确实邀了不少人进后庭凉论今,但高声谈论只是故意传出去让东宫的人听到,大部分时候的窃窃私语,却在谋划一件惊心且大逆不道的大事.

选在池塘中间的凉亭也是绝佳的主意,凉亭四周临水,旁人没有窃听的可能,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秘密不会外传.

亭内摒退所有无关之人,留下的全是一群的极端分子,大家如众星拱月般把李承乾捧在中间,一字一句吞吐间,一桩阴谋造反的大事在众人的谋划中逐渐搭起了框架,充实了血肉,真正变成了一件有成功可能的谋朝篡位.

参与聚会的都是李承乾的熟人,无论好人还是坏人,身边终归有几个朋友的,有的朋友争气,有的不争气,很不幸,李承乾身边围绕的朋友里面争气的人委实不多.

第一个是杜荷。

老熟人!

不用过多介绍!

第二位客人名叫赵节,是李世民的妹妹长广公主之子,其父赵慈景,是早期跟随李渊起兵反隋的功臣之一,后来早故,长广公主带着幼子赵节奉旨改嫁杨师道,而赵节也被赐了一个扬州刺史的虚衔,属于有官无权的纨绔子弟.

第三位客人名叫李安俨,是曾经隐太子李建成的属官,现掌管宿卫,任左屯卫中郎将.

第四个是大家的老熟人,侯君集的长子,侯平.

第五个大家也不陌生,长孙无忌的长子,长孙冲!

五位客人便成了李承乾谋划造反大业的骨干成员,三个不争气的纨绔子弟,再加一位有勇无谋的武士,仅有一位真正有分量的,掌管部分兵权的中郎将李安俨,说实话,这个造反班子实在是弱爆了.

夜凉如水,凉亭四檐高高挂起了宫灯,此时已渐中秋,夜里的寒风有些凛冽,可亭内六人浑然不觉,他们神情凝重,凑在一起商议着这件生死攸关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