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苟出一个盛唐 > 第一百五十五章 狭路勇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夜之后,敌人又如潮水一般退走了。

仿佛一把悬在头上的利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砍下来。

不过敌人的退走,也给了李晔构筑工事的时间,顾不得休息,连夜动员民夫、辅军挖堑壕、陷坑,又布置了三重拒马,一直忙碌到天明。

整个大营外围如同铁桶一般,李晔心中才安稳下来。

刚想躺下补觉,周云翼派人来传信,东岸梁军将要发起总攻了。

李晔心中一惊,全身的困意顿时消失。

朱温动手了。

河道上,几百艘新建的舢板,从东岸顺流而下。

梁军投石车火力全开,十几斤的石块呼啸着穿过天空,砸在西岸的险滩泥沼上,梁军的用意很明显,用这些石块铺出一条路。

河滩上根本站不住脚。

唐军的投石机全部瞄向河中,阻击梁军的舢板。

这些小舢板根本挡不住十几斤石头的轰击,不断被砸沉,不过梁军的舢板就像蜂群一样,不断涌入河中,甚至不需要投石车的轰击,它们自己就会自相碰撞,将两船的人都掀翻。

北人骑马,南人乘船。

占据中原之地的梁军,大多水性不佳,穿着盔甲落入水中,就再也没起来。

周云翼也没有把兵力投在抢滩战上,而是把兵力收缩进蒲津关下。

梁军即使渡河,因兵力的原因,无法形成有效攻势,想在河滩上建立阵型,不过在唐军弓箭和投石的打击下无法立足,留下一地尸体,后面梁军继续踩踏着尸体前前进,似乎要用人命填平陷坑与泥沼。

绛黄色地面很快变成红色。

渡河之后的梁军不敢集结,只能发动死亡冲锋。

在拓跋云归的指挥下,盾阵在前,矛阵在后,不消片刻,就清理了敌人的散兵游勇。

不过今天的梁军像疯了一样,不计伤亡,不计代价,玩命一般渡河。

此时西岸地貌已经完全被改变,易守难攻,兵力的优势无法展开。

自从得知李嗣周覃王的身份后,周云翼就没有让他上前线,而是留在自己身边,这让李嗣周相当不满。

虽然他一再强调军中没有覃王,但没人真敢忽视他。

“将军,末将请求回归本阵!”李嗣周很郁闷,他这个都头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看的比王爵还重。

眼见兄弟们都在关下,准备与梁军血战,李嗣周更是坐不住了。

周云翼瞥了他一眼,“为将者岂能逞一时之血勇?军中也不差一两个冲锋陷阵的都头!”

李嗣周一时语塞,周云翼在禁卫军中的声望只在皇帝之下。

见他这么说,也不敢多说什么,“将军,难道朱温真要全线猛攻?”

周云翼望着河道上密密麻麻的梁军,没有回答。

“将军,投石用尽,因敌人骑兵出现在西侧,后方辎重运不进来。”一个辅军司马前来禀报。

“投石怎么这么快用完?”李嗣周比周云翼还着急。

周云翼淡淡道:“这几日敌我双方都是以投石弓箭对战,损耗颇大。”

事实上,唐军为了阻挠梁军渡河,投石量要稍大于梁军。

梁军兵力充足,奴役河中百姓开山凿石,自然比唐军要充足。

他们可以凿石,也可以造舟。

周云翼在心里默默叹息一声,他最不愿意的就是这种绞肉式的消耗战,仿佛一个磨盘,将新生大唐的血肉,一点点磨碎,而且大唐在国力上远远弱于汴州,此时消耗太多,对未来的成长不利。

但若是不能挡住朱温,还谈什么以后?

周云翼目光落在李嗣周脸上,“覃王殿下,决战之时,已经到来!”

没有投石机,梁军渡河再无阻碍,各种大船小船争相渡河。

拓跋云归也知道最后的大战已经到来,失去对河道的封锁,以及对西岸的控制,梁军就能在西岸建立阵地,以庞大的兵力缓缓消磨蒲津关。

失去黄河天堑,蒲津关也没有意义。

久守必失,特别是面对如日中天的朱温。

“全军、进攻!”拓跋云归一声令下。

盾阵、矛阵整齐前进。

虽是新军,但每一个士卒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经历了几次血战,活下来的人都是勇士。

他们不知道这次大战能否生还,但在军令的驱使下,视死如归。

若是战死,魂魄入大唐忠魂碑,大唐不灭,忠魂永存!

华夏土地上的将士,从来不缺少慷慨赴死之心!

来自东岸的投石,一块块的砸入阵列之中,一个又一个血肉之躯倒下。

但这投石没有击碎他们的斗志和战意。

拓跋云归的心在滴血,没有阵列,兵力处于弱势的他们无法抵挡梁军渡河大军。

有时候他真想被石头砸死的是他。

但梁军投石一块块的落在他脚下,仿佛是在故意折磨和羞辱他。

“杀!”

他唯有将怒火回报给面前的梁军!

阵列层层推进,梁军像疯狗一样窜了上来,有些悍勇之辈,甚至一跃而起,试图跳入阵列之中,瞬间被几个长矛挑在半空中。

即使短兵相接,敌人的投石机依旧没有停歇。

投石不分敌我,梁军和唐军都被砸成一滩血肉。

唐军中终于有人受不了如此惨烈的死亡,扔下长矛,疯叫着逃窜。

每逃几步,就被后阵的军官,无情斩杀,头颅被插在长矛之上。

拓跋云归可以容忍他的怯懦,却无法容忍他的自私。

扔下武器,关中怎么办?陛下怎么办?大唐怎么办?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他率先吼了一嗓子。

回应他的是千万人的呼喊,“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射杀中山白额虎……”

……

在冰冷的刀刃已经死亡间,一首首热血的唐诗被吼了出来。

带着关中人特有的秦腔。

很多人并不会背,但不知怎么回事,跟着这声音,仿佛骨子里印刻的一般,居然脱口而出:“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

最符合盛唐气质的正是这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唐诗。

就算一字不识的士卒,也能从这些唐诗中,品咂出一丝大唐曾经的风华。

一个令人仰望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血与火,刀与诗,纵酒狂歌……

唐军气势如虹。

梁军被这突如其来的吼声,弄得措手不及,节节后退。

“梁王有令,后退者死!”东岸响起梁军的呼喊。

弓箭手不瞄准唐军,反而射向后退的梁军。

“后退者死!”东岸也响起了死亡的威胁。

瞬间,西岸的梁军眼中升起血红,脸上也爬满了死气。

当年与黄巢、秦宗权大战,就是这样一道道死亡的军令,驱使他们不断向前、再向前!

更有残酷的跋队斩,将校有战没者,所部兵悉斩之!

将校不敢退,勇往直前,士卒更不敢退。

“杀!”一个梁军将领狂吼一声,提刀冲了上去。

他身边更多士卒挡在他前面撞向唐军的长矛。

狭路相逢勇者胜。

双方都是勇者,那就比谁的骨头更硬。

一百五十年前,双方都有一个同样的名字:唐军!

上溯一千年,还是一个同样名字:汉军!

而现在,他们是生死仇敌。

可惜,鲜血不能化解这可笑又可悲的仇恨。

八千唐军方阵,全部投入在河滩战阵之上,但渡过河的梁军远远超过这个数量。

“将军,不能犹豫了,拓跋将军抵挡不住这么多敌人。”李嗣周怒吼道。

“我没有犹豫,拓跋云归死绝了,我会带领剩下一万人补上。”周云翼仿佛在说一件稀松平常的事。

河滩地势的改造,固然限制了梁军的渡河,但也限制了唐军的支援。

盲目投入兵力,只会让战场更加拥挤。

激战两个多时辰之后,越来越多的梁军渡河,并且在结成阵列,向拓跋云归包围过来。

八千人仿佛狂风巨浪里的一处礁石。

外围士卒不断倒下,梁军仿佛无数小刀一样,不断切割唐军的血肉。

人力终有尽时,拓跋云归心中生出必死之志,见过太多的生死,对死亡已经没有那么多恐惧了。

“梁贼,爷爷辛四郎在此!”一声咆哮惊醒了拓跋云归。

只见一虎背熊腰的魁梧将领,手持大斧,率领三百银甲军,狂奔冲进战场。

仿佛一把尖刀破开波浪。

辛四郎巨斧,大开大阖,无论是盾牌,还是甲胄,都像是纸糊的一般,面前更是无一合之将,巨斧挥扫,三四个梁军劈翻在地。

如同一头身披甲胄的猛虎,肆意撕咬梁军血肉,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一阵腥风血雨。

身后银甲亲卫都,个个身手利落,左手盾,右手横刀,破入梁军阵列,一阵血肉横飞。

“贼将休要猖……”一员梁军话还没说完,就被辛四郎砍翻在地。

辛四郎看也不看梁将一眼,继续挥舞巨斧劈向下一人。

“拓跋将军,末将助你。”李嗣周大声疾呼,带着一千矛阵杀入战场。

拓跋云归热泪盈眶,“陛下,陛下来救我们了!”

本来疲惫的残军,仿佛力气又回来了,长矛再度挺直,盾牌再次举起。

“哈哈,拓跋,你小子还这么爱哭哭啼啼,不如回家吃乃去吧,不行就别丢禁卫军的脸了。”辛四郎手上没闲,嘴上也没闲。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辛四郎的嘴实在是缺德,拓跋云归如今好歹也是一军指挥使,脸都气绿了,“辛驴子,本将与你势不两立……”

辛四郎吐了一口唾沫,“呸,让你一只手,你都打不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