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入关之后,清廷上下便迅速堕落到了极致!
而堕落的内部体现,就是排斥异己。
或者说,一个政权失去了包容进取,转而为了权力而排斥“非同”团体时,就是腐化、堕落的外在形式了。
为了薅夺胜利果实,宗室大臣们就连顺治都给排挤的只能出家避祸了,更何况是别的“臣子?”
三藩之乱,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
在这个时空里,纵然康熙昏迷,然而一众宗室勋贵,对三藩的不满,并不曾消减了分毫!
政治从来都不会因为一个人而左右,自古以来政治代表的就是“一拨人”的利益!
……
吴三桂毫无形象的坐在偌大王宫的门槛上,目光却看向了不远处的新王府。
平西王府原本以永历帝的五华山故宫为藩府。
此宫坐落在昆明西北部的五华山上,原为明黔国公沐氏府邸,永历帝朱由榔迁居云南后,此宅便成为这位落魄皇帝的宫殿。
吴三桂夺得昆明之后,便以此地做为自己的王府藩镇毕节所在。
这府邸毕竟是明朝皇帝居住了十几年的宫殿,而滇人无不感念明室的恩德。
对于打败明廷的吴三桂自然没有好感。
要知道,清军大举进入云南之前,滇人还在庆祝丰收。
而等到清军大举入滇之后,却是四处拷掠百姓,致使罹难而死者,远达数百万。
深仇大恨已经中下,不单单是百姓们对清军有意见,甚至就连土司一样对清廷不满的。
三年前的水西大起义,可是席卷数个州府之地!
虽然吴三桂镇压了下来,但是他每每进出,总感觉有人在戳自己的脊梁筋。
是以,他早早就打算修建新的王府了。
前年,吴三桂刚刚自征讨水西土司的战场上返回云南,随即大兴土木。
这次,他选中了方圆数十里的翠湖为新府地址,于是命人“填菜海子之半作新府”。
史称:新府完全仿造帝居,“千门万户,极土木之盛”。
这座占地数十里的新王府,不仅可以以其独特的秀丽,与北京的紫禁城媲美。
而且其千门万户,重楼复道,也无不强烈地显示着主人的权势与地位,暴露出其世镇云南的野心。
不过,吴三桂花精力最多、费力最大的,是他在莲花池一带兴建的第三座宫殿——安阜园,又称“野园”。
这是吴三桂专为他的宠妾陈圆圆修建的别墅,坐落于新府的左侧。
陈圆圆生长于苏杭,跟着他颠簸半生,虽然容颜已经不在,但是,吴三桂依旧不惜重金,修建了这个园子。
此地颇为奢华,卉木之奇运自两粤,器玩之丽购自八闽,而管弦锦绮以及书画之属,则必取之三吴,这座宫殿历时三年,直到前些时日,才刚刚修建完毕。
“野园”堪称超凡脱俗,豪华与优雅并着。
仅园中的花草树木就多达千种以上,其中不乏花中极品。
有一种酷似芙蓉的“神女花”,一天能六次改变颜色,子丑为白色,寅卯为绿色,辰已为黄色,午未为红色,申酉为橙色,到了戌亥时又变成紫色,每年春季开花,花期长达数十天。
此花最得陈圆圆喜爱。
园中的珍宝器玩也是琳琅满目,其中尤以吴三桂的三件宝物:虎皮、大理石屏和帽顶为奇。
虎皮和帽顶得自宁远,“虎皮白章黑纹”,世所罕见;“帽顶大红宝石径寸,长二寸许,光照数丈,炎炎如火”;大理石屏则是沐氏旧物,屏高六尺左右,屏上花纹酷似山水土石,浑然天成,出自元代名画家倪瓒之手。
园中还有书屋一所,名为“万卷楼”,各种书籍齐备,有些可称孤本。
为了尽情享乐,吴三桂还把三座宫苑连在一起,自“新府”可以乘辇去野园,也可以坐船到五华山的故宫。
如果兴起,还可以由新府乘船直入五百里的滇池游览。因此有人戏称,半个昆明成了吴三桂的府邸和私人花园。
……
面前的景色依旧是那么怡人,而吴三桂的心里却是冰冷的比当年宁锦的冬天,还要寒冷!
甚至,温暖如春的昆明,只是穿着单衣都还要出汗,而吴三桂却止不住生生打了一个冷战。
就在昨天,他再次接到了夏心水的密报:
因为朱慈炯造反,而焦头烂额的鳌拜,给宗室大臣找了一个泄愤的目标——三藩。
清廷分封汉人五王,实质性建立藩地的只有四个——吴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孔友德。
而孔友德早已被李定国逼死,他的定南王府只剩下一众旧臣,却已经不足为虑。
鳌拜遂将宗室的目光,引到了三藩头上。
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吴三桂的平西王府。
夏国相匆匆而来,急切道:“王爷,家父再次来了消息,说是靖南王已经上疏请撤藩镇了!”
“什么?”
吴三桂大惊。
虽然三个汉人王藩自身也矛盾重重,但是,因为满臣的逼迫,倒使得三家一枝具荣辱。
“王爷,当乘着耿家还没有做出决断,速速拿个主意啊!”
夏国相眉头紧皱。
他是平西王府诸将中,最具有战略眼光的重臣,自然能看出若是耿精忠请辞之后的局面。
吴三桂眉头深锁,他思索了半响,缓缓将已经思量了两年的话语说出:
“国相,拟旨!”
夏国相急忙跪下聆听。
只听吴三桂缓缓道:
“大明兵马大元帅吴三桂明告天下讨虏缴!
本镇深叨明朝世爵,统镇山海关。一时李逆倡乱,聚众百万,横行天下,旋寇京师。痛哉……。
普天之下,竟无仗义兴师勤王讨贼,伤哉!
国运夫曷可言?
本镇独居关外,矢尽兵穷,泪干有血,心痛无声。
不得已歃血订盟,许虏藩封,暂借夷兵十万,身为前驱,斩将入关,李贼逃遁……
窃我先朝神器,变我中国冠裳,共举大明之文物,悉还中夏之乾坤
……
痛心君父重仇,冤不共戴,誓必亲擒贼帅,斩首太庙,以谢先帝之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