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熢火之下 > 第1673章 东古镇之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月落。

大地沉陷入黎明前的黑暗中。

炮楼顶晃动的探照灯柱撕破了大石桥附近寂夜。

从石桥两侧延伸到远处的封锁沟幽深如怪兽。

探照灯射出的光线暗黄却又刺眼。

也许是怕摔倒,过桥的警员们抬手遮眼迎着光亮,跳下自行车推着走向石桥。

炮楼底层探照灯下黑暗中出现一个火把,几个保安团伪军打着呵欠,端着步枪往二十余米外的石桥头走。

来到石桥后,两个伪军散开在西桥头站立警戒。

南边暗堡中忽然传出一个声音:“蝈蝈儿…我听到沟里好像有动静,你赶紧过去看一看…”

“封锁沟?这事儿归巡逻队负责…”打火把绰号叫蝈蝈的伪军直接拒。

心想,要是沟里真有八路,现在打着火把过去,不是给沟里的八路当活靶子打黑枪么?

见蝈蝈没动,地堡那位继续嚷嚷:“你他娘的愣着干啥?”

“你也在沟边,你为啥不去?”

“俺得盯着石桥…”

“来的是警队的人,这破桥有个屁的盯头…”

“哎呀反天了么?你去看看要死啊?”

站在另一边的伪军插嘴:“沟里有只兔子,狗剩你娘的要是有兴趣赶紧去抓…”

暗堡中的声音变低:“俺只是说说…沟里万一真有八路…”

“说的俺没见过八路偷越封锁沟似的…哪次不是看到我们就跑路的份儿...”蝈蝈儿嘴里这么说,还是晃着火把往沟里照。

可惜,火把光线仅照亮他身前后左右十余米范围,远处似乎更黑,啥也看不见。

“你敢不听俺命令,等会儿排长来了告你状…”

“狗剩,大家伙儿都是为混口饭吃,别那么认真…”一个在桥东头搬动铁丝网木头做成拒马的伪军劝。

“拿了皇军的饷,咱就是皇军的人!”地堡中的狗剩晃着轻机枪大声抱怨。

前面桥头伪军吵吵嚷嚷声一片。

柳元清跟在罗荣华身后刚从东面踏上石桥。

听到伪军对话时,下意识转头望南侧封锁沟,火把光圈晃动下,还真看到一群模糊的身影…

从沟里过来支援掩护的大狗正举枪指着打火把的伪军。

幸好,炮楼上的伪军由于视线角度问题,看不到贴墙的大狗一行,桥头的伪军注意力在过桥的黑警身上,至于桥头堡里那伪军,从射击孔根本看不到地面以下的情况…

伪排长郑三炮跟在手下后从炮楼里晃出来,走到走过石桥来到西桥头的罗荣华面前停下脚步抱怨:“大半夜不好好睡觉…你瞎折腾个啥啊!”

“职责所在…”罗荣华面色有些苍白。

“你确定发现了八路踪迹?”

“是啊…”

“有多少?”

“好几十个吧…”

“就几十个?”郑三炮眼前一亮,继续问:“他们有往这边来的迹象么?”

“我…八路腿长在他们身上,我哪知道?”

郑三炮搓着手:“要不,我带上兄弟们你带个路原路返回,去抓了这伙土八路,然后找皇军领赏?”

“你想干什么?”罗荣华是老江湖,立即反应过来,这货打算抓八路是假,抢八路手中的枪拿到黑市卖钱是真。

想到这里,不由转头看了看封锁沟黑暗处。

“干什么?别说你不知道,嘿嘿…等事成之后,卖得的钱三七分,我七你三…”郑三炮没注意罗荣华转头细节,语气兴奋嘀咕:“土八路战斗力拉胯得很,只要能找到他们,这事就准能成!”

“…”看着这不长眼的蠢货,罗荣华无语。

八路游击队也许确实如郑三炮所说的那样不经打,但跟在自己身后的这位及进入炮楼的那些八路,自己被抓时可是见识过,厉害得很呐。

随着一个个黑皮警员走过身边,看到几个黑影正给执勤的手下发烟,还有两个走向桥头地堡。

“打个电话向皇军汇报而已,你们来这么多人干嘛?”郑三炮终于觉得事情有些不对劲,扯开嗓门冲正要进入地堡的黑影大声喝斥:“哎,电话在炮楼里,你狗日的去地堡干啥?”

柳元清看到炮楼顶探照灯光线移向地堡方向,知道进入炮楼的战士已经得手。

从罗荣华身后不慌不忙上前两步,到郑三炮身前站定:“你叫郑三炮对吧?”

郑三炮闻言转过头:“你她娘的算哪根葱啊?敢对俺大呼小叫!”

柳元清咔嗒一声掏出腰间驳壳枪顶住郑三炮脑门:“这颗葱怎么样?”

郑三炮有些懵,张了张嘴想说什么,突然听到从地堡里传来惨叫声。

啊…

发出惨叫的是手下机枪手狗剩...郑三炮的脸色瞬间变白,浑身开始哆嗦。

他就算再傻,也知道眼前的柳元清有问题...

很快,从石桥两侧的封锁沟里,冒出一个一个黑影。

看着北面远处打着火把顺封锁沟巡逻回来的那几个手下,最后一丝希望破灭,这回…全完了!

郑三炮面如死灰...

一想到曾经干过的那些伤天害理坏事儿,眼神绝望地看着罗荣华:“完了,全完了…”

至于反抗…

这货连屎尿都吓出来了…

他的人生信条中,根本没有反抗这个词…

天色很快放亮。

一只早起的鸟儿在天上高高飞过。

俯瞰着晨曦中的广袤田野。

星落密布的炮楼,密如珠网的地间小路。

大路上不断涌现挑框子推鸡公车的百姓,显示出距离运河不远的小镇仍然保持着生机。

东古镇伪保安团兵源来自于附近十里八乡的老百姓。

鬼子春、秋季大扫荡,跟保安团关系密切的附近的村民基本上都能提前得到消息,直接藏粮匿物跑个精光。

等鬼子扫荡兵线过后治安军还在时,东古镇附近十里八乡的村民们已经该回家回家,该种地继续种地。

距离镇子偏远的村庄,却是八路暗中活动的地方,得到鬼子扫荡后再藏、跑…

多年以来,每次扫荡都有八路以及各路抗日分子突出包围。

昨天夜里有八路往北突围的消息传开之后,大批鬼子和伪军以及警队、便衣队出城。

天亮后。

人多的建立区域封锁线,人少的在要道设卡,落单的四下乱蹿打探消息。

种种迹象表明,逃向北面的八路分成两伙:一伙往北跑了,另一伙往西跑了。

汉奸们大多数有着双重身份,一是给鬼子办事,另一方面却又是很多家庭的顶梁柱。

当然,也不排除以给鬼子办事儿的职业汉奸。

鬼子让维持政府的保安团、警员,宪兵队所属的侦辑队协防,布置看似严密,实际上很多人完全只是走一个过场。

百姓是勤劳依旧,秋收后仍然很忙碌,有人偷偷跑回家种种麦子锄锄地。

收到的消息表明,有人在夜间看到有队伍活动,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

部分人直接隐瞒不报。

要不然,得充当带路人去找...

八路神出鬼没。

能找到固然有赏,却要日夜提防八路除奸队…

要是没找到?

轻则挨顿揍,重则被恼羞成怒的鬼子发泄怒火弄残甚至致死,最终家破人亡…

这年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有那闲工夫,还不如老老实实在地里刨食更重要…

或者割几捆草,到镇上卖给那些大户人家,得来的钱换点油盐酱醋才是生活。

东古附近的村民,对守炮楼的保安团伪军不怎么害怕。

因为或多或少有认识的熟人,部分游手好闲的伪军虽然臭名在外,但是只要别多管闲事招惹上他们,一般不会有事儿。

进镇交通要道大石桥。

散开的一群保安团士兵在大石桥西侧设卡检查。

拒马后面多了几张陌生的面孔。

“三炮侄儿,你赶跟镇警队摇个电话,王队长他三舅昨晚上走了…让他赶紧回去奔个丧…”一个老汉停在拒马后,远远对坐在炮楼外的人群吼…

垂头丧气的郑三炮听到远远传过来的吆喝声,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老汉,跟着看向正在做思想工作的柳元清。

柳元清转头看了一眼喊话的老人,和颜悦色对坐前排地上的郑三炮挥手:“叫你的,赶紧去炮楼里打电话,快去快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