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递行大堂里,几个正在办理业务的客人,看到十几个豪富之家的女眷居然进了投递行,也都狠狠诧异了一下:
什么情况?当先的两位贵妇和小姐,明显就是大家族的女眷。就是女眷身边簇拥的下人,衣着之鲜亮贵重,也不是他们这些人远远不及的。
如此人物,怎会来投递行?
而且这些人看起来还是观光游览的姿态,大户人家的女眷这么闲吗?闲的跑道投递行这种地方观光了?
好在这几人知道分寸,虽然心中好奇满满,但只看人家贵妇和小姐们的华美衣饰和气派,便知道这些人身份不一般,并也不敢无礼,一眼之后就挪开视线。
这次的观光主角是吴家太太,吴家太太带头在大堂中间位置驻足,打量着大堂的布置。当看到墙壁上张贴的业务宣传画时,似乎很感兴趣。
“这些图画好像挺有趣,过去看看?”吴家太太笑着征求赵太太的意见。
曾家并非传统意义上的世家大族,对很多事情没那么多讲究。
所以赵太太对投递行本身更感兴趣一点,听到吴家太太询问,笑着应道:“我瞧着也不错,能近处看看自然最好。”
吴家太太欣然迈步,一边问袁冬初:“这些是什么?”
“我们叫它宣传画,”袁冬初跟在两位太太身边,介绍道:“因一些客人认不了很多字,我们便寻人画了这些简图,用来介绍诚运投递的经营种类,还有投递流程和各项保障……”
吴家太太扫过大堂进出的人,再不着痕迹的看了袁冬初一眼:一些客人认不了很多字吗?这位袁姑娘说话可真客气,用“绝大多数客人不识字”是否更准确一点?
一行很惹眼的人缓步走着,吴家太太心不在焉的听着袁冬初的介绍,当最后一幅画看完,她的视线落在大堂后门处。
袁冬初很有眼色的说道:“这扇门通向后院,收揽之后的很多事务都是在后院做的。我们的管事房也设在后院。”
她带着一行人走过去,推开门。
进了后院,袁冬初就退居二线,把主人身份让给卓静兰,由她做接下来的发挥。
卓静兰大家闺秀,跟着袁冬初没少恶补投递业的相关知识,当然不会怯场。
接下来,就是卓静兰给两位太太介绍投递行的工作流程。
投递行的所有因素中,女眷最感兴趣的,就是代购和代购名录了。
把两位太太领进卓静兰自己的管事房就坐,上茶之后,卓静兰再讲述的,就是投递行的代购事务了。
卓静兰侍立一旁,吩咐莺语拿来一册代购名录,捧给两位太太看。并根据两位太太的翻看进度,做着详尽的讲解。
在讲解的过程中,卓静兰充分显示了她的业务素质。直到这时,一直端庄雍容的吴家太太,才真正有了些感触。
不仅仅是对名录中各种代购物品和图样的兴趣,更有卓静兰带给她的惊讶。
册子中罗列的代购物品很多,不但有名称、有产地,还有不同店铺经营的同类物品,在品质上的区别和特点。
所有这些,卓静兰不用细看,就能做出精准讲解。
卓静兰以待嫁之身,却抛头露面的管理别家投递行,吴家太太因吴家自身有需要,所以没有很强烈的反感,但也没多少赞许。
但这时,她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如此优秀的女孩子,若把一生消磨在后宅的吃穿争斗中,着实可惜了。
卓静兰可不知道吴家太太的想法转变,她只是在做庆州投递行主事的职责。
她希望通过她的努力,让吴家尽早投入加盟分号,尽快扩大诚运在庆州的覆盖范围。
为了表示对吴家的重视,吴家太太和赵太太在投递行时,袁冬初做了全程陪同。
她能看出来,吴家太太对投递事务并不感兴趣,她只是来走个过场,而且还是很用心的在走这个过场。
能让不感兴趣的吴家太太如此用心,庆州投递的覆盖范围妥了啊。
贵妇和小姐在投递行的浏览没用多长时间,但如此富贵的女眷一进一出之间,却引来很多人的关注和猜测。
卓静兰做了很让吴家太太和赵太太满意的讲解,还给两家个附送了一本代购名录,却也没能如愿的留下来。
她陪着两位长辈,在丫鬟仆妇的簇拥下出了投递行大堂的门,在临街店铺、在街上很多路人的瞩目中登车离开。
望着踢踢踏踏的马车消失在视野中,之前有所遮掩的人们纷纷表达自己的诧异。
投递行怎么来了这么一行富家女子?她们消遣的地方,难道不是绸缎庄、胭脂水粉店、或者银楼吗?
跑投递行做什么?
“这是哪家府上的女眷?”有人发问了。
有认识马车上标志的,说道:“好像是吴家的马车。”
“对对对,”立即有人附和,“想起来了,当中那位很富贵的太太,便是吴家太太,之前我在一家银楼门前见过。”
“吴家就更不应该了吧?他家主母怎么来了这里?”开始那人继续质疑。
“是吴家的就对了。”有消息灵通的人解惑,“我听说,庆州投递行的主事人是卓家小姐,是吴家未过门的儿媳。听说卓家和诚运投递颇有渊源,诚运投递有卓家的一份……”
“……”
也就一天时间,人们便把庆州投递行、以及卓家、吴家的很多八卦进行了脑补,还奇异的把八挂串了起来。
这里面,还真有人猜出,吴家有可能在投递业中插一脚。
很多人都知道,朝廷曾派人去通州和沐州等地,专门对投递行进行巡查。巡查的结果,就是朝廷认可了诚运投递的运营。
被朝廷认可的新兴行业,越早涉足越有优势吧?
两天后,吴家很高调的和诚运投递接洽,商议在庆州府城周边设置加盟分店。
负责加盟分号接洽事宜的双方,诚运这边自然由孙掌柜负责。吴家派来的管事,则是去年曾经跟着何东平,旁听过通州招收加盟分号的王管事。
这位王管事接洽加盟店的同时,还替主家询问,庆州府其他城镇的投递行何时设立。吴家要根据诚运投递的进度,准备相应加盟店的人员配置。
直到这时,人们才知道加盟分号的存在。
而庆州这边的加盟分号,则是由吴家全包了。
很多人在暗地里感叹:这就是近水楼台的好处。未来儿媳掌管的事务,只要吴家有意,哪里还有别人的机会?
看到事情推进如此顺利,袁冬初感触多到不行,有靠山果然好办事啊。
接下来的庆州境内,很多临河城镇都要开设投递行,同样也需要加盟分号介入。
如此快速的拓展,培养员工就是个重要且急迫的事情。
庆州投递行这边,到了规定的第一阶段培训时间。
这天,投递行打烊之后,一大帮符合要求的青少年们,都聚在投递行大堂。
因为报名的人多,孙掌柜把他们分作两批,一批四十多人。
开课之前,每人发给一张小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