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斩碎诸天 > 第十五章 外号这东西还能升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十五章 外号这东西还能升级?

次日一早,孙铮练完功,将自己写的游记交给赵元福。

每次到有城镇的地方,就会通过锦衣卫或者驿站把这一段的游记发回去给朱厚照看,这是孙铮和小太子的约定。

赵元福接过小本本,一脸便秘的模样。

之前已经发过几次,赵元福也曾经翻阅过。

他发现小爷写的东西很直白,用的就是平日里的大白话,甚至比民间流传的那结话本还要白,却总能把很平常的事写的妙趣横生。一路见闻完全不掺假的写上去,而且事无巨细,让人读过就如同亲历。

他能明白这是两个小孩子之间真诚的友情,也能理解太子殿下看到这样游记时,如同自己陪在小爷身边那种感觉。

但现在他担心的是,小爷如果原原本本把消灭黄沙马匪的事情都写上去,这么大的丑闻传进宫中,引发的一连串事情怎么收场?还有,其中还死了四个太祖血脉,没人说倒也罢了,真被捅出去,这帮人有一个算一个,都得吃挂落。

见他不放心,孙铮拍拍手:“反正我是不会瞒殿下的!他说只是自己看,不会告诉旁人!现在交给你,发不发你自己定。我出去逛,傍晚回来。”

赵元福心里直抽抽,黄沙匪这事就已经不得了,再加上四个宗室死于非命,您还真是一点不担心!见他要出门,连忙喊孙、李二人跟上。

大户人家上街,为啥一定要有跟班?不只是显示身份,免得被人冲撞。更是必要配置,硬通货是银钱,稍微想买个像样的东西,光是银钱就得带好几斤。富家子弟谁能受这罪过,可不就得专门喊个跟班嘛。这和后世美女逛街,喜欢牵条舔狗扛包是一样的道理。

孙铮一身富贵少爷的打扮,身后又跟着两个彪形大汉,还真没谁不开眼来骚扰。

文庙往往是每座城池香火最旺,最繁华的地段。朱表桂舍得拿出这地段的宅子,足见庆成王府确实很有钱。

当然,在太原城,最有钱的当属晋王府,没有之一。某种意义上来讲,整座太原城,都属于他家私产。

文庙和晋王府,也只有一街之隔,都不用费脚,走出街口就能看到晋王府院墙。

文庙一条街,分布着各种出售文房四宝和书籍文玩的店铺,不少头戴大方巾,穿着蓝衫的学子游走其间。倒是显得生机勃勃,文气盎然。

可是转出街口,再看仅仅一街之隔的另一条巷道,几个拖着枣杆,捧着破碗,一路颤巍巍向行人乞讨的流民,小心翼翼打量过往行人,连乞讨的声音都尽量压低,唯恐冲撞了贵人,惹来麻烦。

随意而行,这一路上,孙铮不光看到了卖菜的、卖苦力的,也看到了头上插着标草,被当做商品出售的男女老幼。

仅仅一街之隔,一边是莺歌燕舞,四海升平。另一边,则是鬻儿卖女,颠沛流离。这种截然不同的两个世界,就这么共处同一片阳光之下,泾渭分明,井河不犯。

这就是大明朝现状的缩影。

整个大明就处于这么一种两级分化的状态,从建国开始一直到灭国,从未有过实质性的改变。

有很多明粉一说大明,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可这不正是普通百姓缴粮纳税,辛苦奉养的国家应尽的义务吗?

说到底,民众没有真正觉醒,没有彻底的社会改革,任何王朝,都不过是互相比烂而已。

街边传来一连串叫好声,闻声察看,是一座露天茶摊,说书人正说到妙处,引发的茶客喝彩。

孙铮本来没在意,却听到茶客中有人喊:“老罗你莫欺心,这事可马虎不得,那黄沙贼果真被一窝打干净了?那往后这商道就太平啦?”

咦?有点意思,这才几天功夫,消息就传遍了?

默默入座,要了一壶茶,静静听那说书人吹牛。

那人一拍惊堂木,口若悬河的讲起了最新最劲爆的段子。说的正是汾阳城庆成郡王之子、镇国将军朱奇涧父子出游,路遇黄沙匪打劫,双方血战连场的故事。在这位说书人口中,那场战斗可谓一波三折,惊心动魄。

经过一昼夜的厮杀,最后在赶来的王府卫队帮助下,合力将整个黄沙匪击杀大半,并且连夜追击,直接攻破了其老巢,将其一网打尽。

那么为什么平日只敢欺负百姓,专捏软柿子的王府队队,竟然一反常态,这么拼命了呢?原来这帮黄沙匪,打劫的时候,一波箭雨射死了两位朱家少爷。随后大战打到夜里,乌漆墨黑的又不知怎么的,连镇国将军也在乱军中被杀了。

闹出这么大的事,王府卫队还能不拼命?这才有了后面被击破老巢,连根拔起的事情。

这一番故事,讲的跌宕起伏,剧情又设计的合情合理,一群茶客听的津津有味。

瞧瞧人家朱表桂,这才两天功夫,不光把府里事务处理干净,连社会舆论都一起操持了。

孙铮不得不佩服,所以说人家在这方面才是专业的!这种人不成功真是没天理。

听完故事,趁着说书人讨赏。孙铮扔下几枚茶钱准备离开,就听茶客中又有人起了哄。

“老罗你便是爱胡吹大气!什么黄沙匪不开眼惹了镇国将军,咱们山西诸镇,谁不晓得那黄沙匪便是镇国将军自家养的狗!”

众人登时转移了目标,纷纷出声询问。

那汉子爽朗笑道:“我便是晓得,那剿了黄沙匪的,并非什么镇国将军卫队。他们是本是一窝子,怎么可能自己剿自己?”

有人吼道:“你这厮惫懒!净说些大伙都知道的,你倒是说些大伙不晓得的呀!你既说不是他们窝里斗,那黄沙匪是哪个剿的?说不定是他们自家分赃不公,内讧了呢?!”

“你晓得个锤子!旁人不知,老子偏就知道,是孙阎王!”那说话的汉子脸色凝重,扮出个小心的模样:“我有个妹子便嫁在汾阳,我那妹夫往常在镇国将军府里做些杂活。眼见得他们那几个残兵回府,听的真真的,几个受伤的侍卫,没口子乱喊,阎王爷爷饶命!又听得几个侍卫赌咒发誓,若有半句不实,便让孙阎王一个震天雷轰死,永世不得超生!”

又有一人应声道:“我亦听人说起,孙阎王独对千军万马,双掌发雷,一炸一大片,那是人马俱碎,魂飞魄散呐!我还道他是胡言乱语,不想竟是真的!”

一群人顿时来了兴趣,纷纷讲述自己道听途说来的消息,各种稀奇古怕的说法争的红脖子涨脸。

这个说是自家亲戚说的,那个就说自家友人亲眼见证。还有不要脸的,说自己那晚正好路过。远远的看了一眼,那孙阎王身高三丈开外,青面獠牙,随手一扬就是一道霹雳,他吓的躲在山坡过了一夜……

孙铮听的一脸黑线,问过我没有啊,就特么乱给人取外号。什么玩意啊,这毛病哪朝哪代都一样!

真特么见了个活鬼,外号这东西还能升级?上回是判官,这回都成阎王了!下回要上天不成?

庆成王府这帮怂货,口风不严就算了,还特么乱给人取绰号!小爷要是阎王,你们能走脱几个?!

孙秋安和李冬生这两个货,也挤在人群里,跟着那伙人瞎咋乎,冲这个叫一声好,又对那个喝一声彩,玩的还挺嗨。

啧,可见宫里确实不是啥好地方,看把这五大三粗的汉子都憋成神经病了!

摇摇头,懒得听这种街边消息。这也是国人一大特色,官方披露的消息听着四平八稳,却和真相搭不上边。而街边那些传播真相的,为了增强说服力,往往又会添加自己许多主观创造。

朱表桂这一波稳了,就算官面上那些人,知道真相如何,也绝不会故意戳破。毕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一直是官场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就算小太子把自己那个现场记实报道给别人看,也没人会相信。这就是官场!

“王府摆擂台了!”一个瘦小的身影跑进茶棚,连跑边喊:“王府摆擂台了!要瞧热闹的赶紧啊,去的晚了抢不到好位子……”

呼啦啦,茶棚瞬间人散座空。

这是要去瞧热闹?所以说,人类这种劣根性,不分时间、地点、种族……这两个夯货,还不赶紧的,去的晚了挤不到前面小爷踩你俩肩上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