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 第635章 李隆基吏治清明,想什么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35章 李隆基吏治清明,想什么呢?

聊天群中,皇帝们瞬间都成了吃瓜群众,这一口大瓜吃起来特别爽啊!

尤其是朱棣,他最喜欢看唐朝的笑话。

别人都说他明朝皇帝是奇葩,可这唐朝皇帝有的时候也不遑多让啊。

看到李隆基这么蠢,让朱棣心里舒服了不少,只要丢人的不是我明朝一个,那我就不觉得尴尬了!

有个人垫背真好。

朱棣终于知道,为什么这么多认喜欢甩锅。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对,必须好好说道说道!”

“咱们一定要让人知道,姚崇到底干了些什么!”

“列出一个详细的对比,才能知道姚崇政策实施下去,是在帮谁谋利。”

………………

人皇帝辛此刻都不捏妲己的鼻子了,而是专心的盯着聊天群。

他也想知道,到底是陈通等人在过度解读,还是姚崇真就是想这么干!

推论是有了,再看看姚崇具体的行为。

事实胜于雄辩。

陈通此刻也是战意昂扬,他最喜欢干的事,就是喷这些弱智皇帝。

陈通:

“要明白姚崇的政策到底有什么作用,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考证。

第1个方面,那就是看唐朝的制度有什么变化?

第一,姚崇没有提出政策之前,选官的渠道非常多,有科举,有自荐,有推荐,有皇帝破格提拔。

可以说,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选官渠道。

可姚崇上台之后,除了文官的科举制度外,把其他的选官制度基本上都废除了。

可以说,大权独揽。

第二,读书人的地位急剧提升。

在武则天的时代,那是各取所长,读书人只是占了官吏的一部分,武将的作用也很大。

甚至很多既不是武将又没有读过书的人,他只要有一定的才能,还是可以当官的。

当姚崇上台之后,直接就废除了匦检制度中的自荐制度,而且还不赏军功,这样就更打压了武举制度。

可以说,压制除了读书人意外的其他阶层。

读书人的地位呈现几何级的攀升,迅速制霸了整个朝廷!

而且姚崇还封闭了底层通往上层的晋升通道。

更让读书人在整个社会阶层的竞争中,具有了绝对性的优势。

读书人占据了优势之后,就彻底掌控了话语权,文臣的权力急剧攀升,甚至到了可以抗衡皇权,左右武将的程度。

第三,群相制度的废除。

不管是武则天时期,还是之后的李显李旦,他们选择的都是群相制度。

这个时候的皇权还是比较集中的。

可当姚崇的政策实施之后,群相制度被废除,姚崇直接变成了权臣,代理皇帝处理军国大事。

皇帝逐渐变成了工具人。

真正变成了天子垂拱而治。

你说,姚崇提出的这10条建议,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

崇祯倒吸一口凉气,只要把姚崇上台之前跟上台之后的政策一对比,这简直不要太明显!

自挂东南枝:

“这已经不用多说什么了。”

“这还不够明显吗?”

“姚崇就是奔着限制皇权,想当一个权臣,想让文臣代替皇帝治理王朝的目的去的。”

“这不正是读书人一直推崇的治国之道吗?”

………………

李隆基心里发凉,这对比的的确太过明显,姚崇才是这一次改革最大的受益者!

文臣才是这次社会制度变革中唯一获利的集团。

他从心里面已经基本承认了姚崇的意图,但他去不能认输。

长生殿主李三郎:

“这只能说明,姚崇的10条建议让整个大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但你也不能说明姚崇主观上给李隆基挖了一个大坑,也许这只是社会制度改革后的一种偶然结果。”

………………

此刻,皇帝们纷纷摇头,这李隆基的求生欲望可真强啊,还在挣扎吗?

陈通摇了摇头,他就不喜欢给别人留下幻想的余地。

陈通:

“你说姚崇没有主观意图吗?

那就来看一看这场社会变革中,谁才是最大的受益者!

我们对比一下姚崇这10条建议说出以后,姚崇自己的地位变化!

首先,在姚崇没有提出这10条建议之前,姚崇就是李隆基集团之外的人,他根本就没有实权!

姚崇并没有参与到李隆基的政变中,他不是李隆基政变的功臣,所以在先天一年的时候,姚崇是被排挤出权力范围之外的。

甚至,他连丞相都不是,没有资格走在丞相群中。

可但当姚崇提出了这10条建议后,李隆基欣然采纳,姚崇就从一个不受重视的人,瞬间拥有了实权,并且一跃成为了宰相!

可第二个问题来了。

这个时期的宰相还是非常多的,因为这个时期还是群相制度,姚崇只是一群丞相中的一个。

比姚崇资历深,功劳大,地位高的人比比皆是。

尤其是李隆基的老师张说,他不但是丞相,而且还是李隆基的老师,更是当时李隆基的功臣。

他在朝中的地位,那比姚崇高的多。

可接下来呢?

姚崇就用他的这10条建议打动了李隆基,借助李隆基的手,把张硕直接给贬到了地方去。

而且撺掇李隆基,出手打压帮助李隆基政变的功臣。

然后把其他丞相一一砍掉。

瞬间姚崇就成了大权独揽的主丞相。

完成了权力的第二次飞跃。

然后,当着十条建议是施行以后,姚崇的势力呈现几何级攀升。

他权力攀升的速度有多快呢?

开元一年才刚刚成为丞相,这时候朝廷党派林立,他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可到开元三年发生蝗灾,姚崇的权力,就已经大到了可以和天下人为敌的程度!

甚至能够叫板皇权。

这才用了不到两年的时间,姚崇从做冷板凳的臣子开始,一跃成为只手遮天的权臣。

我就问你,历史上哪个丞相有姚崇这么牛?

再给姚崇几年时间,李隆基就真的成摆设了!

你说姚崇这十条建议,他有没有为自己谋利?”

………………

曹操等人也被姚崇掌控朝政的速度所惊呆了,这比他都牛逼啊。

人妻之友:

“我靠,这才用了两年时间啊!”

“两年前的姚崇还在坐冷板凳,两年后的姚崇就位极人臣,可以和天下人开战,力挽狂澜,压制一切不服!”

“这权利发展的速度,古今罕有啊!”

“就是王莽,就是那些外戚,他也不可能权力成长的这么快。”

“这还多亏李隆基的配合呀。”

………………

杨广此刻也是不得不服,这姚崇的手段太高明了。

当然,李隆基越是够蠢的。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最可怕的就是,姚崇用的竟然不是武力。”

“如果说像董卓那样,直接用兵威来压服别人,那还真的挺常见的。”

“可姚崇这样,只依靠着政治手腕,就直接让乾坤颠倒,不但弄走了跟他竞争的那些丞相,竟然还能够压制皇权。”

“这才是文臣的可怕!”

“吃饭就靠一张嘴。”

…………………

汉武帝也是服了李隆基,也只有李隆基这种蠢货,才能让一个臣子如此快速的聚拢权利吧。

就是赵高,那也要苦心经营多年,还得借助秦始皇暴毙的契机,这才能大权独揽。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李老三,你给咱们解释解释,姚崇要不是为了自己成为权臣。”

“他怎么能够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做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甚至还可以压制皇权?”

“你不要告诉我,这是一个意外!”

“有些人一辈子处心积虑,他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

皇帝们此刻都相信姚崇这是有意而为,要是姚崇是无心插柳,让自己无意间成为了权臣。

那姚崇简直就是妖孽了!

这根本就不是人能够达到的。

此刻的李隆基已经没有办法再反驳了,他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姚崇掌握权力的速度太过于惊人。

就他这个李唐皇室的继承人,他要成为朝廷中实权在握的太子,他都没有这么简单!

当年经过了多少风风雨雨,那真是一步走错,就可能万劫不复。

而姚崇上位简直太容易了。

他想了好半晌,都没有想到一个好的说辞。

………………

皇帝们看到李隆基已经黔驴技穷,都不禁暗暗的摇头,这就叫事实胜于雄辩。

刘邦眼中满是杀意,就李隆基这孙子,竟然还敢怼自己?

这回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君子报仇,从早到晚!

痛打落水狗,那才是君子所为。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我们现在来从头看一下李隆基所谓的吏治清明,这不就是一个笑话吗?”

“从制度上说,李隆基时期的吏治,那就绝对不可能清明!”

“甚至可以造成极度的腐败!”

……………………

崇祯此刻如同一个好学宝宝一样,立刻就问。

自挂东南枝:

“这是怎么看出来的?”

“大家不是都说开元时期吏治还可以吗?”

………………

李隆基听到刘邦这么怼自己,这是要抹杀自己的一切功劳,最后把自己弄死的节奏呀!

他怎么能够容忍呢?

长生殿主李三郎:

“刘老三的话你都信?”

“你也不看看他是什么人品!”

“光凭制度就能看出腐败不腐败?”

“这不是笑话吗!”

………………

刘邦满眼的冷笑,你看不出来那是你太差劲。

是该展现真正的技术了。

杀白蛇的不都是许仙(诡道圣君):

“就你这种段位,你能懂个啥?”

“你怕是不知道,历史上真正厉害的皇帝其实都是玩的制度的吗!”

“只有把制度建设好了,才能享受制度带来的红利。”

“李隆基的这种制度,那一定会产生极度的腐败,从他使用这种制度开始,这种制度就会有自带的缺陷。”

“我给你分析分析。”

“第一,群相制度变成了丞相问责制。”

“群相制度,因为有很多丞相,彼此的利益牵扯,天然的就会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

“可当权力集中到一个丞相手中,那么这个丞相的权利就过大,这种绝对的权利,必定会滋生绝对的腐败。”

“因为这种权利他是不受监督的!”

“第二,李隆基时期皇权过于薄弱,无法监督相权!”

“其实皇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为了监督臣子,查看他们在施政过程中是否有不当行为。”

“可李隆基太傻了,他的爪牙全部被人给剁光了,李隆基就等于成了聋子,成了瞎子。”

“下面的丞相和臣子怎么乱搞,他可能都不清楚,还以为河清海晏,天下太平。”

“这种制度之下,臣子的权力不受监督,而且臣子还会闭塞皇帝的耳目,臣子还会认认真真的办事吗?”

“那肯定是要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第三,践踏法治,施行仁政,就是纵容官吏犯罪。”

“当官吏犯罪的成本太小的时候,还怎么能约束官吏的心中之恶呢?”

“这种行为不严刑峻法的制止,遭殃的肯定是底层的百姓。”

“想一想,官吏傲慢,贪婪,滥用权力,而且没有监督,并且告了也没用,人家一不怕制裁,二还有上官护着。”

“你能想想,这样的制度下,到底能腐败成什么样子吗?”

“甚至底层连一点声音都发不出来。”

“所以,姚崇给李隆基设计的这个制度,从设计之初,就是在维护官吏的集团的利益,损害的就是百姓和皇帝的利益。”

“这是这个制度,本来就存在的弊端,不是以人力为转移的。”

……………………

曹操,杨广,人皇帝辛等人都十分赞同刘邦的观点。

武则天也是连连点点头,这才叫做有共同语言。

幻海之心(千古一帝,世界霸主):

“聪明的人在设计制度的时候,都已经知道了制度的优点和缺点,就会采取相应的补充制度。”

“连制度的作用都不明白,还怎么去驾驭制度呢?”

“李老三,你这水平太差了!”

……………………

崇祯感觉他在聊天群待了这么一会,所学到的知识,那简直比他有生以来学到的还有多。

什么有作为的皇帝就是专门玩制度的,什么绝对的权力带来绝对的腐败。

他以前可没有听过这种观点,现在被这种观点震撼的无以复加。

而李隆基则是气喘吁吁。

长生殿主李三郎:

“不可能!”

“没有人可以仅凭制度就能看出这么多东西。”

“仅仅凭借着制度,你就要断定李隆基时期一定是吏治腐败,这怎么可能?”

…………………

陈通叹了口气,这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

陈通:

“那么我就给你上点证据。

李隆基的这种制度,他其实只能带来绝对的腐败,各种结党营私,各种贪污受贿,还有各种蠢正政,虐政,都会随之而来。

我们看看,李隆基时期,有名的丞相,到底都是怎么下台的?

第一任丞相姚崇,结党营私,放任属下贪污受贿,放任子女贪污受贿。

你觉得姚崇都这么干,会吏治清明吗?

而第二任丞相宋璟,虽然没有结党营私,可他的政策就是虐政,搞的民怨四起,把老百姓都祸害成什么样子呢?

你觉得宋璟这种蠢货,他会选出什么样的好官吏来呢?

那绝对是跟他一样蠢的人!

你觉得这样的吏治清明吗?

宋璟为什么弄得天怒人怨,却得不到纠正呢?因为他权力太大,失去了监督,失去了制衡。

第三任丞相张说,就是被姚崇斗倒的这一个人。

姚崇,结党营私,贪污受贿,但姚崇却爱惜羽翼,注意名声,还不会做得太过分。

但张说可是不要脸的人,为了能够上位,他可是唐朝第一个写诗歌巴结别人的人,张九龄写诗巴结李林甫,这都是跟张说学的。

他下台,就是因为结党营私,贪污受贿。

中间有很多丞相,甚至干了一年,就直接下台,那是问题多的不像样子。

然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张九龄。

知道他怎么下台的吗?

还是结党营私!

接着,就是大名鼎鼎的李林甫,这就不用我多说了吧,李林甫当政时期,同样还是结党营私贪污受贿,更是疯狂的剥削百姓。

李林甫之后就是杨国忠。

这个更不用介绍了吧,结党营私,贪污受贿,剥削百姓,简直罄竹难书。

李隆基时期的丞相,都是在滥用权力。

绝对的权力,带来的就是结党营私,就是不受监督的肆意妄为。

这些进行结党营私的人,你说他们的吏治会清明吗?

最重要的是,李隆基竟然实行仁政,官吏犯了事拍拍屁股走人,刑不上大夫的结果就是,这些官吏更加的肆无忌惮!

李隆基时期的种种社会问题,其实就是因为制度问题产生的,这种制度下,那就是只维护顶层的利益,跟宋朝一模一样。

其带来的结果,当然也会跟宋朝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