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五百六十二章 许敬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入朝堂则励精图治,隐科研则进度猛进,这就是所有人眼中的皇帝。但是,只有苏媛四人知道,李承乾并非是想要帮助李泰,而是实在憋的烦闷了。

至今,已经登基快要两年了。用不了太长时间,李承乾已经明白了做皇帝的感受。

首先就是哪儿也去不得,就像这一次,他想要出门溜达溜达,都得找一个所谓“利国利民利军”的借口,才可以。不然,立刻就会有官员上谏,要皇帝保重龙体。

保重个屁啊!

在李承乾看来,自己设置的护卫力量已经足够了。除了那一天心生所想,就带了俩人到朱雀大街闲逛,其余的时间,他的周围必然有超过四架的强弩护卫着。更何况,如今大部分的百姓已经解决了吃饱的问题,干嘛没事儿就琢磨造反啊。

举世攻唐中,天竺虽然没有实际对大唐用兵,却曾经被泉盖苏文当枪用过,所以报复名单中自然有它。因为距离太过于遥远,土地拿下来也没有用。所以,延安元年,李承乾就下令给冯智彧,要求他带兵借路骠国,并令吐蕃、尼婆罗等出兵,把天竺又打了一遍。

重新打下来的天竺,彻底废除了种姓制度,并且选出平民代表,担任国王。冯智彧也不是蠢人,他看中了天竺的耕地和气候,上表请求大唐将天竺设立为大唐的粮仓。这么精明的想法,李承乾自然会准奏。

于是,就在今年,天竺生产的粮食,已经运回了大唐,使得大唐的粮价再次下滑了好多。

大唐没有如同老英一般,将天竺变成殖民地,只是拥立新王,把它当作傀儡控制而已。虽然这种做法也挺无耻的,可是天竺百姓的反应,却让李承乾反而觉得这样的做法是对的。吠舍、首陀罗基数最大,他们无比推崇唐人,认为是唐人将他们从婆罗门和刹帝利的掌控下解救了出来。

冯智彧并没有给予这些人多少特权,只是准许他们拥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地,若是人口众多,能够少交一点赋税而已。

作为世界文化古国之一的天竺,哪怕到了后世依然只能活在自己人给自己人编织的谎言里,种姓制度或许就是最大的问题。

当然,对于大唐而言,最大的好消息就是农学院的调查队实地调查以后认为天竺很适合种植棉花。而大唐百姓穿暖的问题,或许也不会经过太久,就能彻底解决。

现如今,不管什么国家的商人,都以大唐的铜币作为货币,一些本土贵族,甚至以拥有大唐货币为荣耀。而等将来世界范围内的贸易,大唐的货币成为无可替代的选择以后,李承乾从不怀疑一个科技领先全球的大国,会赚不到钱。

依然是例行的朝会,但是当朝会结束以后,李承乾让马周留了下来。

如今是延兴二年,马周大概还有两年左右的活头。当然,这是在原本历史上的轨迹。然而,就算是历史线发生了变动,恐怕他也很难摆脱宿命。

消渴症,一种哪怕是后世都没办法根治的病症,在当今几乎就是不治之症。

待到官员们都走光以后,马周才笑着把椅子靠近皇帝一些,拱手问道:“陛下叫微臣留下,可是有什么吩咐?”

李承乾摇了摇头,看着马周消瘦的身形道:“爱卿近日身体如何?”

马周愣了一下,但还是回答道:“还是老样子,吃了多少药都不见效。”

再看看马周明显已经带了血色的眼睛,李承乾叹息道:“孙道长怎么说?”

不同于世家大族,李承乾在医学院也是专门掏钱给朝中大臣买了病房的。马周虽然家境一般,但是贵为宰相,怎么也去过医学院。

马周苦笑道:“孙道长说,他也只能尽人事,这种病症,他至今也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而且,孙道长也说了,微臣,或许只有三两年好活了。”

对于病人而言,孙思邈确实是最后的希望,但是同时,一样的,孙思邈的判决,也是击垮他们的重拳。因为孙道长给人下病情告知,基本没有出错的时候。

尽管得知自己只有三两年的活头了,但马周却没有一点沮丧。在他看来,自己一介寒衣,能够进入朝堂为官,已经是祖宗保佑,至于坐到中书令的位置上,折寿一点都是正常的。

叹息一声,李承乾道:“明日,爱卿上告老文书吧。”

听到这句话,马周大惊失色,连忙离座跪倒在地说:“陛下这是为何?微臣虽然病重,却并不耽搁政务啊,微臣今年不过四十有五,这要是告老,岂不是被人耻笑?”

如果是换作别人,李承乾还可能怀疑他是舍不得权力,但是马周的话,只能说明他想要在这个职位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摇摇头,李承乾苦笑道:“你的眼睛已经泛红了,很快就会出血,导致视力模糊。朕对消渴症还是比较了解的,你这最后的两三年,或许会过得极为痛苦。朕即位以来,你一直尽心辅佐朕,好多时候甚至会偏袒朕,这些,都是情义。

可是啊,马周,人活一辈子,要是没点给自己找乐子的时间,岂不是白活一世?朕命你告老,确实有部分担心你工作会出现失误。但是,更多的,是希望你能无忧无虑的度过最后的时光。朕会命户部,为你结算二十年份额的退休金,不够的话,就跟朕要,朕会命内务府全力满足你的。”

听了皇帝的一番话,马周热泪盈眶。当官当到这个份上,还图个什么?

三叩首以后,马周才答应了下来。

目送着马周离开以后,李承乾叹了一口气,又少了一个人才啊。

如今中书令不仅仅有中书令的职权,也为宰相,负责协调皇帝跟百官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朝堂中的班长。这样重要的职位,不是资历就能撑起来的,同时对人的处事方式、言语能力、逻辑能力等都有考验。

马周致仕以后,让谁当宰相,真的是个大问题。

搜肠刮肚的遍数朝堂的官员以后,李承乾锁定了一个人——许敬宗!

贞观年间,这家伙因为参与了《武德实录》、《贞观实录》的撰写工作,因此被封为高阳县男,太上皇征讨高句丽期间,他因起草诏书得体而深受太宗欣赏,在岑文本死后,替代他成为了检校中书侍郎。

而当初伴随着马周升职成为中书令,这家伙也由副转正,成为了正式的中书侍郎。当初秦王府十八学士,如今就剩下他还赖在朝堂没有致仕,五十多岁的年纪,在现在看来或许不是很大?

提笔写下许敬宗的名字以后,李承乾才想起来为什么自己对这个名字如此熟悉了。三个原因,第一个原因是他忽悠的李治以“莫须有”的方式,废掉了长孙无忌。第二个原因是这家伙收受贿赂而改史,阿谀奉承而官运亨通,可以说是毫无下限。

至于第三个原因....

说出来可笑,他被自己的儿子给戴了绿帽儿。

终于记起来这是何许人也,李承乾却并没有放弃对他的兴趣。

奸佞之臣,只要是能达到被史书记载程度的,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有手段。没点儿手段,这家伙如何能在“反武”最激烈的时间里,坐稳宰相的位置?

李承乾发现,自己忽然对这个人充满了兴趣。

看向黄门宦官,李承乾道:“去中书省,叫中书侍郎许敬宗来。”

黄门点头,立刻下去传旨。

没过太长时间,许敬宗就来拜见。

趁着许敬宗行礼的时候,李承乾好好打量了一下他,并没有发现他长得像什么大奸大恶。

见皇帝打量着自己,许敬宗不由得拱手道:“陛下因何打量微臣?可是微臣的官服有问题?”

李承乾摇了摇头,指指马周刚刚做过的位置说:“坐吧。”

许敬宗再次行礼,随即才坐下。

看着一脸坦然的许敬宗,李承乾问道:“中书省的事务可繁忙?”

“回陛下,因为有资格决策的人很多,重要的奏折会彼此研讨,所以并不繁忙。”

李承乾点点头,想了想才说:“朕今天叫你来,就是想问问你对一句话的看法。有人对朕说,如今延兴年,已经是太平盛世了,你怎么看?”

许敬宗毫不犹豫道:“扯淡!”

“哦?”李承乾笑道:“怎么扯淡了?”

许敬宗离座而起,拱手道:“陛下恕罪,延兴年间虽然百姓安居乐业、边疆没有战事,天下万国来朝,但微臣以为,依然称不上太平盛世。何谓太平?边疆没有战事,内部没有叛乱确实可称太平。

但是,太平盛世就不对了。何谓盛世?微臣认为,短暂如昙花一现的,不能被称作盛世。当下这种局面,延续二十年起步,方可称为盛世。”

李承乾点点头说:“你说的对,延续至少二十年,使得一代人远离战火长大,才可以被称呼为盛世啊。那许敬宗,朕问你,你对现在大唐的命脉——商业,怎么看?有什么看法,都说说,说错了也不要紧。”

许敬宗这一次想了很久才回答说:“虽然前段时间,商人赵奇引发的事件,令人气愤,也让我等看到了商业泛滥以后必然出现的乱相。中书省这几年,接到吏部、大理寺、刑部而来的贪污案例,不胜枚举。而其中一般情况下,官员收受贿赂的来源,就是本地富商。

有钱了就想要特权,这是必然的事情。尽管如此,但依旧不可否认商业对大唐的帮助。因为运输的流通,得以让大唐境内的粮食一直稳定在一个很低到范围内,以至于这两年的旱灾欠收,基本上不用朝廷多费心,好多百姓家里的余粮就能撑住;

因为商人的经营,才能联通大唐跟各国之间的商道,大唐不费吹灰之力就能打探到消息;因为商人的努力,他们屡屡赚钱之余,也把朝廷带动的富裕起来了。自贞观年到现在,正常年头,工部的施工就没有停过,好多百姓甚至摊不上劳役了,因为工头更喜欢年轻小伙子来干活儿,宁可掏点钱,也不太愿意要免费的劳力。

除此以外,还有许多。如此种种,都是商业的繁荣带来的。可以说,商业是一把双刃剑,用的好了可以杀敌,用不好,也有自伤的嫌疑。”

听完许敬宗的话,李承乾点了点头道:“你说得很有道理,但是,这只是看法而已,朕随便叫个聪明人来,都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这样吧,许敬宗,如果你是独孤博,你会给朕什么建议?”

许敬宗毫不犹豫道:“微臣会上表陛下,请求开放银币金币!”

听到这句话,李承乾顿时来了兴趣,命殿内侍者送上茶来后,笑着问:“为何?”

许敬宗道:“因为现在仅仅是铜币的价值,已经不满足于主流货币的身份了。户部曾经调查过,商人之间逐渐开始了长期的合作,越大的商人,交易的次数就越少,同时交易的额度也就越大。

对于那些动辄几万贯的交易而言,银行汇款自然是最好的选择。对于街边贩肉的小贩而言,铜币已经能满足需求了。而在两者之间,却有着更多难于铜币付款,却不值得为交易跑一趟银行的买卖。

银行的存在,是如今朝廷的命门所在,转账汇帐存款等,必然严肃,这样才不会出现大错。既然银行没有办法放松制度,那最好的办法就是将金银也加入到货币交易中去。陛下当初派人攻下倭国,监管倭奴开山挖矿,囤积金银,为的就是这个吧。如今几年过去了,微臣觉得,陛下的金银储量,应当足够进行这一场变动了吧!”

李承乾笑道:“没错,朕正盘算什么时候就行动起来呢。既然你说到这个份上了,那朕就把货币改革的事情,交给你去做了,如何?”

许敬宗惊讶道:“陛下,微臣只是中书侍郎,虽有决策之权,但是,这样的大事还是让中书令来处理比较好吧!”

李承乾叹息道:“朕命马周上表告老了,许卿家案牍一生,如今也已经四十有五,朕认为你可当大任,你觉得如何?”

毫无疑问,许敬宗是一个非常擅长拍马屁的人。李世民虽然好大喜功,但是在出兵期间被拍的舒服了给人升官,可见许敬宗力道之合适。而且,李承乾敢肯定,这家伙也是研究过他这个新任皇帝的,否则也不会毫不犹豫说出“扯淡”那两个字。

不过....

虽然明知道这家伙是一块奸臣的料子,但李承乾还是想试试。连李义府都被他改造的兢兢业业,学会了脚踏实地,凭什么许敬宗就能翻起身来?

当皇帝,没乐子的时候,真的得给自己找点乐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