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孤才不要做太子 > 第三百九十二章 立威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越州、台州、括州,从泉州开始,就是岭南的地界了。

泉州没有海港,但是航行在海上,依旧能够看到陆地上人发出的信号。一道道黑色的烟雾,自从三艘船进入泉州海域开始,就一直没有停过。

终于,在泉州的半岛区域,一艘船出现在舰船航行的路线上。

站在船头招手的,赫然是冯盎!

老家伙也不知道是怎么得知了太子将要来岭南的消息,竟然从高州跑到了泉州。别看泉州高州都在岭南地界,就算走直线赶过来,也是;两千多里地啊!

太子号吹响号角,随即在海上停了下来,让冯盎的小船靠近。如果不这么干,太子号的动力能轻易把冯盎的小船给挤翻。

很快,身手还很矫健的冯盎,就登上了太子号。从他满面风尘来看,肯定是不知道赶了多远的路。

没让张赟搜身,对于冯盎,还是有必要保持一定尊重的。

“哈哈,多年不见,想不到太子殿下已经长这么高了。一代新人换旧人,老夫确实是老了啊!”

李承乾笑着迎了上去说:“别的不说,就您刚刚登船那两下,说明您宝刀未老,再顶个二三十年不是问题啊!”

俩人互相吹捧者见礼完毕,冯盎又看向李孝恭,稍稍迟疑一下以后,就惊讶道:“原来是河间王,多年不见,当初老夫前往长安的时候意欲上门拜访,不想您患病在身,不能见客,甚是遗憾,不想今日河间王竟然来岭南做客了,这一次,可一定要让老夫尽尽地主之谊啊!”

李孝恭回了一礼,冷冷道:“老夫在岭南,恐怕没什么好名声吧,就不劳耿国公费心了,这次造访岭南,我等是以太子为首,一切跟太子商量就好。”

冷链贴了热屁股,就是冯盎现在的处境。不过他也只是尴尬了一下,就不再理会李孝恭。他很清楚李孝恭是什么意思,当初不见面,恐怕是因为避嫌,现在不理不睬,还是因为避嫌。事出有因,他也不好见怪。

看到一边的李泰李恪,冯盎换上笑脸,道:“这两位是魏王和吴王殿下吧。”

冯盎认识李泰没什么,但是知道李恪也在,倒是让李承乾惊讶了。

“冯公,您是怎么知道我们兄弟三个过来的?就算父皇有传旨,恐怕您也只是接到旨意,不可能从高州跑到泉州来吧。”

两千里路,就算是日夜不休,也要几天的时间。三艘战舰就算航行速度不快,可是也不至于跟陆地叉开这么大的时间差。

冯盎笑道:“其实,老夫并没有在高州,最近都在泉州。陛下的旨意,几天前就送到了,所以老夫才有时间布置好这一切,也知道三位殿下来岭南的事情。”

“泉州?您不在高州,跑泉州来干什么?可是发生了事情?”

高州可是冯盎的族地,不是有事,他干嘛跑两千里路到泉州来?

说起这件事,冯盎就一脸的无奈:“太子殿下不知,泉州势力最大的,就是刘家。因为泉州临近中原,刘家是岭南实力仅次于冯家的家族。一直以来,刘家都反对归顺,甚至有自立为王的愚蠢想法。老夫好不容易换来了中原对岭南的信任,如何能让他的所为,破坏掉?既然今天跟殿下说了,还望殿下帮着隐瞒一下啊!”

隐瞒?这么大的事情怎么隐瞒?现在还只是不满时期,一旦刘家造反,不血流一地才是怪事。李承乾太清楚皇帝的想法了,他正愁最近几年没有闹事儿的让他杀鸡儆猴呢,一旦刘家谋反,他不抓住机会大做文章,才是怪事。

想到这一点,李承乾严肃道:“冯公啊,谋反这样的大事,就算是孤,也没有胆子包庇下来。刘家既然不识抬举,您又何必帮他担着官司?孤既然到了岭南,正需要立立威,刘家既然撞到枪口上,就自认倒霉吧!河间王!”

李孝恭上前几步,转身躬身,如果不是长辈的身份,此时他一定会单膝跪地。很显然,太子这是准备见血了。

“孤命你挑选出五千人来,带着火药武器上岸,务必将刘家的主事者,一个不漏的抓住,抓不了活的,就地击毙!”

说完,李承乾又看向冯盎:“冯公,既然你是来威慑刘家的,应该带了不少人吧。都是岭南人,恐怕你不忍心下手。既如此,孤命你带人封锁刘家的逃窜路线,你的人用不着参战,只需要围堵就好。”

冯盎叹了一口气,但还是单膝跪地领命。

号角声响起,三艘船就近停船,李孝恭开始挑选上岸的人手。出于私心,他干脆将东海水师两千人抽出来了一千五百人,这可是难得的火药武器作战。保守起见,算上一千亲率,剩下的两千五,他才选择的玄甲军。

船上待的时间久了,难得有上岸活动的机会,除了李孝恭的五千人,李承乾自己也叫了两千人,跟着上了岸。对自己人的作战,李承乾不愿意亲自动手,但是观摩一下李孝恭的作战方式还是很有必要的。

此处距离泉州州府不过十里路,整装完毕以后,李孝恭请冯盎先行出动,断了泉州府的三路,他则带着军队正面压进。这架势,不像是剿灭刘家,更像是要将泉州府都掀翻。

大军围城,泉州刺史发疯了一样冲出州府,跑到大军前方振臂高呼,请求大军停下来,好好商量商量。

但是,李孝恭显然没有商量的意思,就那么带领大军从泉州刺史站立的地方穿过去。等大军经过,只留下了呆在原地的泉州刺史。

跟在后方的是李承乾的队伍,看了一眼跌坐在地上、尿了裤子的泉州刺史,李泰嫌恶的挥挥手,命亲卫将他抬到一边,捆起来。这个刺史并不是朝廷正式派遣的官员,而是从泉州当地任命的一个。刘家造反,他难辞其咎,恐怕也免不了一刀。

李孝恭一直带队到泉州正门外一百步才停下来,喊过于泰,指了指正门。没一会儿,于泰就命窜天猴带人进了泉州。

足足两刻钟后,等窜天猴等人归来,李孝恭才拿出一个红色的旗子,高高举起,随即用力的挥了下去。

下一瞬,一支支八牛弩箭矢接二连三的射向泉州州城的城墙。

泉州城墙是石头和普通的泥堆砌起来的,高不过两丈,如何能抵挡八牛弩火药箭矢的轰击。不过百十箭下去,以城门为中心,就被轰出了一个四五丈长的缺口。

明明城门洞开着,但李孝恭还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宣示中原军队的强大。至于先派遣军队进去告知城墙周围的民众避开,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硝烟散尽,不等李孝恭下令,城门的缺口处,居然走出了一大群人。

为首的一个,边走边痛呼:“就知道不可能,就知道这是找死!成武啊,你这是带着刘家找死啊!百年家业,如今毁于一旦!”

已经安排完围城的冯盎,赶回到李承乾的身边,见到走出来的人,道:“太子殿下,这就是刘家当家的几个人,还有族老,不过,唯独缺少了主张自立的两个人,这两个人,也是刘家当代的家主和他的弟弟。”

李承乾点点头,并没有干涉李孝恭的命令,只是派人去通知他这个消息。

等到刘家的人走到近前,李孝恭就下令让士兵上前将他们都捆起来。

押解着刘家的族老下去以后,又是四支稍微交替的八牛弩箭矢射向了城墙,发出四声轰鸣。

接下来,是三支。

两支....

一支....

最后的通告结束后,李孝恭长剑前指,怒吼道:“进城!注意不得过多杀戮!”

最后的通告都不响应,说明人家是铁了心的顽抗,仁至义尽过后,就是动刀子了。能浪费时间给机会,已经是看在岭南是大唐一份子的面子上。

没兴趣进城看对自己人动刀子的场景,李承乾只是静静的等待着。

半个时辰过后,李孝恭才带队重新出来,领头的四个士兵,两人一个的抬着一个尸体出来了。跟在后面的,是几辆大车,车上满是尸体。不用说,这些都是刘家的直系成员。

谋反,虽然跟造反之间差一个“行动”,但是罪责都是一样的。哪怕是皇帝之前宣告缓解刑罚,但是谋反造反,依旧牢牢的坐实在罪责第一的位置上。只要是造反的,全家连坐,没有道理可讲。

押解着嚎哭的、推着已经嗝屁的,李孝恭回来复命。

面对着几大车的死人,李泰的反应最是直接,捂着嘴就到一边吐去了,李恪虽然好点,但还是一脸惨白。他猜到了今天的事情不会草草收场,可是见到了预想中的情景,还是有点接受不了。

李孝恭下马,抱拳道:“启禀太子殿下,刘家直系一共三百四十七人,如今伏首三百零四人,活捉六人。”

还有三十七个,不用李孝恭说,李承乾也知道这些是妇孺。女人孩子,在造反案子中,就算不在诛杀之列,但是等着她们的,依旧是教坊司和奴隶、贱民生涯。说句不好听的,不比死了强多少。

“死了的,除了两个首恶,需要将首级和那六人送往长安,剩下的都入土为安吧。妇孺不必押解到长安,就在泉州发卖了吧。”

听到这个处置,李孝恭一惊,道:“太子殿下,这个处置是不是太仁慈了?恐有死灰复燃的威胁啊。”

看了一眼旁边的冯盎,李承乾道:“面对大唐这片海洋,死灰复燃还能烧起来不成?就这么处置吧。”

李孝恭只好领命离开。

被李承乾看了一眼,冯盎还是有点不好意思的,拱手道:“太子殿下为何要看老夫一眼?”

驱马转向,李承乾轻咳一声说:“冯公好本事啊,兵不血刃的就除掉了冯家一个竞争对手。不过,孤还是建议你别把手伸向泉州这边来了。”

显然,他来岭南是冯盎没有意料到的,但是铲除刘家,却是冯盎盘算已久的。刘家确实罪无可恕,他到了岭南,也正好需要一个立威的机会。或许,这算不上预谋已久,但是一切整合起来,最直接获利的是冯盎,是不争的事实。

冯盎并没有因为被点破而尴尬,而是认真道:“太子殿下放心,微臣知道分寸,泉州跟越州相近,没了刘家的阻拦,微臣的建议是从越州或者扬州挑选官吏南下,打开岭南的缺口。”

意味深长的看了冯盎一眼,李承乾实在是不知道说什么了,只能催马前行。

做事情不可能一帆风顺,但是自从见到冯盎以后,李承乾实在是觉得这一次岭南之行,太顺利了。杀鸡儆猴抓到了鸡,消息传递开来,立威的效果也达到了。冯盎的态度,虽然依旧坚定,但是这份坚定下却又一句话一直蹦来蹦去:

我的太子殿下,您回长安呗?

善后的工作,李承乾命李孝恭甩给了冯盎,继续朝高州前进。冯盎无奈,只好丢下岸上冯家的人手,跟着太子祖宗一起走。

如果说泉州以北,海岸边见到人还像是中“再来一瓶”的话,那么到了岭南的地界,想要遇到岸上的人,就是中六合彩了。

“洪荒”,就是岭南范围大面积土地的写照。

岭南的人实在是太少了,少到了甚至没有足够的能力跟自然发起挑战。在这里,好多森林甚至没人敢进入,就因为林间的瘴气。虽不至于像传闻中那样浑身溃烂而死,但是李承乾并不觉得甲烷是一种可以呼吸的东西。

“就是这个样子,祖先虽说刀耕火种的开辟了大片能生活的土地,但是岭南人口一直增长不上去。十个孩子,能有一两个平安成长到成家生子,就已经是侥天之幸了。”

听着冯盎讲解岭南,李泰李恪都忍不住倒吸一口冷气,但李承乾却不认为冯盎这是在扯淡。中原的环境,人均寿命甚至不能超过三十岁,更别说岭南了。

极端的天气、丛林里的毒虫、横行的疫病,这些都是岭南人的大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