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宗羲听了两人的话语,心中不禁有些烦躁。
他挥挥手,不耐烦的打断了两人继续说下去,不悦道:“如今正是本阁掌控朝局的关键时刻,本阁不希望这个时候多生事端。你等且先铜陵之事解决,剩下的事情,以后再提。”
说完,黄宗羲便直接端起茶盏,有了送客之意。
此前黄宗羲能够感觉到,皇帝与朱元璋不同,是有意将手中的权力,下放到内阁的。
甚至皇帝也不反感,他们这一派的主张,想要通过改革,来改变皇权过度集中,造成的一些问题。
不过近来发生的一些事情,让黄宗羲隐隐有些不安。
眼下正是他掌握朝局的关键时刻,大事未成,还不是瓜分利益的时候,他不想东南商贾、官绅影响他控制内阁,推行改变。
因此他有意敲打一下两人,便未给两人什么好脸色。
钱会长和谢三侯本来还想进一步索取利益,见黄宗羲的态度,便也知道时机不对,不能逼迫太紧,惹恼了黄阁老,对他们也没好处。
毕竟此番他们还需要仰仗黄阁老把事情压下去。
两人对视一眼,钱会长知道黄宗羲不快,只能连忙表示,“阁老放心,铜陵的事情,我们一定妥善处理,不给阁老添麻烦。”
“如此最好!”黄宗羲神情缓和一些,想着他上台,确实多亏了他们支持,于是又安抚一句,“本阁在内阁,在陛下心中的位置,尚不稳固。你等莫要心急,以后自有回报。如今要紧之事,乃是本阁坐稳位置。今后你们又有什么可担心的呢?”
商贾更重眼前利益,目光着实没有他这政治家长远。
当年明朝灭亡,与东南官商短视,有着很大关系。
如今正是他要改革的关键时刻,黄宗羲是真担心他们坏事。
现在的大乾,黄宗羲这一派,还完全做不到一手遮天。
当今皇帝对东南的数次清洗,让东南文官集团实力大损。
眼下还是不能做得太过,必须等完成改革,限制皇权,以相权取代皇权,将皇帝变成摆设,才是他们庆祝,分享利益的时候。
黄宗羲的话已经说得很直白,钱谢两人不敢多言,只能告辞离开。
这时两人离开府邸,钱会长和谢三侯脸色有些难看。
钱会长黑着脸,“黄阁老有了交代,这事怎么解决?要不还是拿出一笔钱来吧!”
谢三侯眼睛瞪了瞪,“谁来出这笔钱,就算我们愿意将吃下的吐出来,你还能让那些收了钱的官员,把钱退回来不成?”
钱会长叹了口气,“我看黄阁老是真的生气了。既然不拿钱,那铜陵的事情怎么解决。”
谢三侯想了想,咬牙道:“解决不了问题,还解决不了闹事的人么?”
~~~~~~
高欢这些年来,一直鼓励商业发展。
在他的潜意识里,商业越发是发达,百姓便越是幸福,能够得到的好处便越多。
可实际上,资本主义在发展初期,是极为残酷的,是吃人的。
十九世纪的英国伦敦,对于底层工人而言就是地狱。
资本主义的发展,只是惠及了少数人。
至于后来的繁荣,那是经过几次社会动荡,底层百姓的不断抗争,各方才逐渐达成妥协的结果。
没有经过斗争,商贾岂会愿意将手中利益分享出去。
高欢这次暗中巡视,逐渐意识到,老祖宗士农工商的定位,并非没有道理。
此前高欢认识不够,认为两千多年的重农抑商,造成了国家后来的积贫积弱,可实际却是一个政策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且坚持这一政策的文明得以延续,成为仅存的古国,便说明其中必有道理。
这次暗中巡视,让高欢的思想有了很多改变。
近些年商业发展,让商贾财力大增,而商贾不满足于正当途径获得财富,还是试图向权力渗透,意图影响权力,官商勾结,已经危险到他的统治和帝国的稳定了。
淮安城,一处民宅内,高欢的房间内点着油灯,正看着属下送来的各种情报。
这时,曾保龙来到屋外,低声禀报,“陛下,臣有事禀报!”
高欢闻言,将一份卷宗放在一边,随口道:“进来吧!”
曾保龙进了屋,看了高欢一眼,稍微犹豫,还是禀报道:“陛下,铜陵那边传来消息,“李大牛、孙栓柱死了。”
“什么?”高欢愣了一下,随即瞬间大怒,“怎么回事?”
曾保龙道:“巡察御史管嗣裘,刚抵达铜陵,李大牛和孙栓柱就遇上矿洞坍塌,挖出来时已经没气了。”
高欢脸色变得铁青,“好!好啊!他们怎么敢的!”
到目前为止,高欢虽然对东南官绅、商贾有所不满,但也没想过动用强硬手段,而是希望通过大乾的律令和规矩来解决。
可谁知道,他这个掌握至高权利的皇帝,守住规矩和法度,那些人却和他耍起狠来,用上这等手段。
曾保龙跟随高欢时日不短,还是第一次见皇帝如此愤怒,一时间骇得只能低头。
水至清则无鱼,高欢对于近来发现的问题,本来没有打算彻底清算。
帝国发展到现在,其中难免会出现一问题,而高欢的要求也不算高,允许他们拿走一部分,他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可现在他的底线不触及了。
这些人不讲规矩,猖狂到这等地步,他不出手已然不行。
不过,他虽贵为皇帝,想要铲除他们,进行大规模的清算,却也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时他从桌上拿起几份卷宗,沉声吩咐道:“送到安控司去,让他们给朕查清楚!”
高欢在两淮这些日子,得到不消息,其中便有几个价值十余万的官办工坊,被以极低价格贱卖,而后转手又以数万两,卖给东南商人的消息。
这些事情过去数载,本来高欢还在考虑是否追究,现在不用考虑了,他决定彻底清算。
曾保龙接过卷宗,连忙领命,“臣这就去办!”
高欢点点头,随即道:“安排一下,朕近日要暗中视察京畿附近各支禁军!”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