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清都仙缘 > 第1496章 生灭如浮沤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真海对那些被救修士颇为不满,恼他们不知感恩,救人还救出埋怨来了!

幼蕖尚未知这些情形,闻之亦是惊愕,却并不改救人之初衷,反劝真海道:

“他们平白蒙受劫难,有些怨气是正常的。若爱胡思乱想,咱们也禁不住。而且,吾等修佛修道,修的其实都是本心,并不是为他人看法。

“善心就如无意之播种,我师父他们行走世间随手为善,就如随处撒一把草种。并不指望落地生根,这些种子大多都随风飘去没了生息。但是,只要生出一两株草木来,就是这人世间的希望。”

真海认认真真合了个掌:

“九儿你说得对!你仁心空明,比我这个佛门弟子纯粹得多!你果然是……”

祈宁之生怕这家伙再说出什么“你果然是与我佛门有缘”的混账话来,赶紧拉住:

“好了好了!知道就行。小九以后也要聪明些,小和尚以后也要大度些。可莫斗气了。对了,小九,你不是还要找浮沤大师要什么功法的么?”

幼蕖正是为此事而来,见真海朝着一座小小草舍伸手一指,又微微点头,便知他已为她透过口风,且未遭拒绝,不由欢喜,在真海脑门儿上一拍:

“好阿海!九儿姐回头给你炒糖豆吃!”

一阵风地就卷过去了。

真海摸着并不疼的脑门儿,却是哭笑不得:

“你看她!才难得有点稳重样儿,一炷香不到就装不住了!她该喊我师兄才对!怎么就自称姐了?”

祈宁之只笑微微地看着幼蕖连蹦带跑的背影,这活泼泼的样儿,多让人心爱!

可一想原来小九想求的是浮沤大师的轮回之术,这秘术的用途……他心里担忧立即压过了欢喜。

草舍之内,浮沤大师正盘膝而坐,见幼蕖进门,微笑颔首:

“李小施主,老衲等候多时了!你有何求?”

幼蕖俯身便拜:

“大师,弟子李幼蕖恳求大师赐下无碍天眼净神通与轮回之术!”

说完,她心中忐忑,她之所求,皆为卓荦寺秘法,别人求一桩都甚难,她却是一开口就贪心地要了两样,浮沤大师会不会赶她出门?

没想到浮沤大师挂着一脸慈祥又和蔼的笑意,语气也轻松:

“这段时期老衲正好轮值藏经阁,阁内经书秘籍出入皆由老衲裁定。老衲可以做主,李小施主你所求的这两门秘术,可!”

幼蕖简直不能相信自己的耳朵,她为之忐忑、为之担忧的问题,竟然解决得如此容易?

“多谢大师!弟子得此秘术,未蒙贵寺允许绝不外传,更不会用于违逆道义之事。弟子目下虽修为低浅,但有来日,必有回报!”她郑重应诺。

浮沤大师却是叹息了一声,道:

“李施主你是摩尼光感应之人,鄙寺自是不担心你会将秘术用于歧途。只是,传授秘术之前,老衲尚有话要说个明白。鄙寺不能明知对施主不利,却还白受你一片感念。”

幼蕖不假思索地应道:

“大师请讲!有何不利,弟子万千磨难也当得!”

“李施主,你所求无碍天眼净神通,是为救这世上现有之人,尚可为。可轮回之术,你是为不在世之人而求,却要如何施为?莫非你以为真能勘破轮回,救回至亲?”

幼蕖其实早已想过这个问题。

若师父他们能够进入轮回,她自是可以借助秘术去寻找他们的往生。

可师父他们的神魂受损严重,尤其是姑姑一介凡人,只剩得一丝半缕的残魂,连轮回都不能入,她习得轮回之法,又如何?

不过,在循着空间裂缝追觅浮沤大师的过程里,她有了意外发现,也就有了新的想法。

穿梭于异界空间时,幼蕖能感觉到五色珊瑚珠在闪闪发亮,似乎那异乎青空界的空间处有莫名的力量在滋养、壮大珊瑚珠里的残魂。

刚刚结束的那场冒险之行,她几乎神识精力消耗殆尽,可珊瑚珠里的师父、姑姑、大哥却皆无恙。

不然,她也不敢在破除钉魂板的紧要关头献出多余的几颗珊瑚珠。

甚至,经过勇闯空间裂缝后,幼蕖自己也觉出自个儿的神识、灵魂略有滋益,这也是她在大战中越战越勇的因素之一。

在与浮沤大师的几面之中,她留心体会,发现这位高僧虽然形容枯槁,但神定魂健,并未如躯体一般被消磨残朽。

故而,她生出一个大胆的想法:她要利用轮回之术穿梭各界,借助各处空间缝隙里的神秘力量滋养、修复三位亲人的残魂。

反正,她的所知里,再不能找到第二个可能有效的法子。

不如拼着自己冒险一试。这个险,是对自己,并非对师父他们,故而她敢。

她将想法告知浮沤大师,可这位高僧依旧摇头:

“即便如此,无人试过,你能不能成功且另说。只一点,连金丹修士也要却步——你需为此穿梭异界,历经空间风暴之苦。你才筑基修为,青春正好,且看看老衲这人皮骷髅的模样,你真无畏惧么?”

幼蕖毫不迟疑:

“弟子无所畏惧!”

浮沤大师却是又接着问了一句:

“李施主,你可知,老衲这名号是何意?”

幼蕖一愣,这是考较学问的时候么?

不过,她也能从容应对:

“浮沤者,水上之泡沫,易生易灭。大师取此法号,是悟透世事无常、人生一瞬之意。”

“既如此,何必苦寻轮回?死生如旦暮,施主,你终有一天亦是要由生而死的,何必执着一时贪念,追寻轮回之义?”

幼蕖默了两息,又答:

“吾生与天地作比,正如浮沤一现。可佛门云,佛观一钵水,八万四千虫。对这水中虫而言,浮沤亦是瀛渤。浮沤之生虽短,亦须追寻生之意义。”

“道门所言,原始反终;佛门之义,不生不灭。其理一同。弟子以为,生与死,皆为生命之变迁与不同阶段,故而生命是不停周转于轮回之间。弟子敢问大师,谁为轮回之主宰?”

她反过来提了一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