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小文奋斗记 > 第149章 看送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林夫人很少来到女儿的院子,因为知道女儿整天忙于打理生意,接待管事,她不想打扰她。

见林小文一副询问的表情,她笑道:“也没什么,就是你爹也接了庆王的喜贴。”

“什么!他给我爹下了贴子?”林小文直觉得不对。

不说庆王与她们家从无交集,就说品级,王爷娶王妃,基本都是三品以上的大员及家眷才有资格被邀请。

“是啊,是庆王专门派了管事,送到我们家的。”

林夫人也奇怪,她家只是小小的四品无名小官,怎么就被庆王给惦记上了呢。

“贴子呢?”

林夫人把贴子递给她,看着上面明晃晃的林明哲三个大字,她有些头疼:“爹爹知道了吗?”

“知道了。”

“爹爹怎么说?”

“他没言语,叫拿给你看看,等他回来再商量。”

林小文了然,看来爹也和她一样的心思,这下贴子的时间是九月十六日,透着一种别样的意味。

因为林小文知道,庆王的宴请贴子早在十天前就早早下给了各路的大员及家眷。

这马上就到成亲日了,却仿佛突然想起来林家一般,单独下了一个贴子,怎不让人生怀疑。

不去吧,当然不行,王爷的面子都不给,正给了他找事的理由。去吧,不知道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

或者....,是不是庆王发现了她和福王来往的蛛丝马迹。

她突然觉的周身发寒,脸色有些发白,她并不是怕庆王,而是,也许会将林家所有人带入血雨腥风。

但愿是她多想吧!

总之,走一步看一步吧,越是这时候,越不能向福王求援。

晚上,林老爷特意从军中请了假回来了。

一家三口用完晚膳,待丫鬟们上了茶,林夫人命她们退下,房间里只三人说话。

“爹,此事你怎么看?”林小文先开了口。

林老爷眉头紧锁,摇头道:“哪有什么办法。”

“可还有同级的官员得了贴子?”林小文继续问。

“没有,要是有,爹也不会这么心烦了。”林老爷叹道。

林夫人见父女二人均表情沉重,知道这庆王的贴子是个烫手的山芋,但她是内宅妇人,更没什么法子,唯有多默念几句阿弥陀佛,求佛祖保佑了。

林小文道:“爹,庆王下了贴子,咱不能不去,女儿想,不如你就跟在郭怀将军左右如何?”

林老爷摇头道:“不妥,都是按品级安排不同的宴席,文儿,爹不是怕他们,是担心去了中了他们的手脚,给福王惹麻烦啊。”

林小文默然,她何尝不是如此想的,当然她更多的是担心爹爹的人身安全。

三人坐了一个多时辰,也没商量出个结果。

这喜宴是去也得去,最后父女二人一致认为,除了见机行事,小心应对,没有别的法子。

不怪他们胆小,映春河惨案给他们留下的阴影太深刻了,他们领教过庆王残忍的一面。

九月二十日,庆王与方青青成亲的日子。

一大早,各家被邀请的宾客便纷纷赶往庆王府,还有部分官员家眷去了方太傅家。

林小文没被邀请,她和方青青不熟悉,郭明珠到是接了贴子,她以备嫁为由,也没去方家。

林小文去了郭家,两人在小院子里的凉亭里喝茶吃果子。

庆王府在城北,在郭府的东面,相隔的并不算远,只听外面锣鼓喧天,很是热闹。

郭明珠急忙放下点心,拉着林小文起身,道:“走,咱们出去看看,估计是送嫁妆的来了。”

林小文见她着急火燎的,不由笑道:“就这么出去,得和老夫人说一声吧。”

郭明珠立刻小翠去见郭老夫人,没一会,小翠便小跑着回来了,边喘粗气边道:“小姐,老祖宗不让去!说外面人多眼杂,最容易出事了。”

郭明珠象泄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埋怨道:“这不让干那不让干,那来京城有什么意思!还不如在西北的时候呢。”

要是照以往,蒋嬷嬷肯定出来劝了,但是蒋嬷嬷在百花会那天便告假回宫了,说是任务完成了,贤妃娘娘要她回去。

郭明珠没有了拘束,虽然在外人面前言谈举止规矩,可是和亲人在一起,特别是和林小文在一起的时候,又原形毕露了。

林小文见她一副沮丧的样子,笑道:“姐姐急什么,不出一个月,你就能亲眼看见了。”

郭明珠却道:“我就是想看看那方家陪嫁了多少嫁妆,听说把半个方家都陪进去了,这要是一样样抬到庆王府,还不得抬两天啊。”

林小文扑哧笑了,道:“姐姐,你以为都在今天搬啊,人家早好几天就搬进去大部分了,现在的嫁妆那都是摆摆样子,给别人看的。”

“那我也想看啊,我长这么大还没见过呢。”

林小文抬眼见靠街的墙边有个大榕树,眼前一亮,道:“姐姐,我有法子了。”

她指了指大榕树,“咱们在你家树上看总该可以吧。”

郭明珠拍手,“好主意!”。

说干就干,两人回房间,换了一身不显眼的家常便衣,来到树下。

两人原本就有些功夫的,特别是林小文,虽然轻功不咋地,但爬个树还是没问题的。

不一会,两人轻巧的爬上了大榕树,两人身形苗条,隐在树间,竟然无人知晓。

只有小翠见两位小姐竟然爬上了树,惊的下巴掉了一地。

郭明珠用眼神示意她在树下望风,便急巴巴的往街上看。

街上果然热闹,两旁的看热闹的人群排成了长龙,从街头到街尾。

前面有皇家侍卫开道,后面有敲锣的,有打鼓的,都穿着青一色的庆王府的下人衣服。

后面两人抬一顶嫁妆箱子,上面系了大红绸。

每个箱子摆的东西都不一样,有的上面是玉枕压着一摞装银票的包裹,有的上面摆着书册子,还有的上面放着两个瓷娃娃,手里捧着仙桃,样样都不是凡品。

一抬抬嫁妆连续不断的,象一条长龙,边上时不时传来惊叹声,

还有人数起了嫁妆,“一抬,两抬,三抬.....”

数到一百了,又被人打断,急问旁边的人:“刚才数到哪了?”

边上人摇头,“怎么也得一百二十八台吧,这还是往少了说。”

哪个女子不想如此,看热闹的小姑娘一个个的幻想着,如果自己出嫁能有如此丰厚的嫁妆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