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王世充心情不爽的并非是因为中了李世民的离间之计,寻相之事虽说让他懊悔不已,但还不至于让他耗费太多精力。
王世充只是有些忧心,忧心的也不仅仅是唐军大举来犯,还有新柳军给他带来的压力。
淮水南岸且不说,仅在淮水北岸,秦琼一路人马先破谯郡,再占汝阴,现在淮阳郡大半县城也已被其攻占,过了淮阳便是颍川郡,而颍川距离东都可就不远了。
按照前番萧正所说,这些郡县只是表面上归顺郑国,事实上完全处于独立状态,只是墙头草,所以他才会出兵攻打,并非与王世充为敌。
王世充也明白这一点,拿颍川来说,原太守崔枢便出自博陵崔氏,为人十分骄慢,王世充也曾想出兵平定颍川,可后来还是放弃了。
当初李密占据河南大部郡县后,与博陵崔氏、清河崔氏的关系都还不错,但对这些世家,李密也保持着足够的警惕,便把颍川郡一分为二,划为洧州和许州,由崔枢、时德睿分别担任二州刺史。
李密兵败后,河南多数地盘都被王世充以皇泰帝杨侗的名义接收,杨侗自然不愿与这些世家为敌,一直就维持着原有局面。
王世充自立以后,也曾想平定这些表面归顺实则独立,甚至心怀叵测的各郡,但他先是整合内部,后来兵力大半被李唐牵制,再后来又被迫与窦建德开战,实在有些分身乏术。
此外,就是他手中无人可用,即便出兵打下了这些郡县,又从哪选官派官?
王世充也想过,学萧正开科举选官,但怎么想怎么觉得不妥。
他手下大多文臣武将都出自世家门阀,对科举必然全力反对,王世充深知众怒难犯,专欲难成,他对此也没办法,总不能把人都杀光了吧?
再者,萧正科举选出的官员之所以能顺利上任,是因为萧正和他的新柳军在其辖内深得民心,有着无数百姓支持,然后又增设了乡一级的基层政权,如果没了这些,一个寒门出身,毫无根基的的官员凭什么在任上站稳脚跟?
对萧正这个路子,王世充越想越佩服,但他知道,自己学不来。
最后,只能对这些郡县听之任之,但王世充有着自己的打算,只要能平定天下,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所以,在刘武周南下进攻李唐的时候,王世充比谁都兴奋,可谁知刘武周最后功败垂成,王世充也没讨得什么大便宜。
现如今李唐自西面气势汹汹而来,萧正自东南悄然露出血腥獠牙。
王世充如何能不忧心?左思右想,王世充先是下令给崔枢和时德睿,让他们务必确保属地不失,然后又派使者去见萧正,希望两家能止戈讲和。
转天,属下来报,唐怀州总管黄君汉派校尉张夜叉用水军突袭回洛城,守将达奚善定兵败被俘。
回洛城不仅仅是洛阳北线的重要堡垒,更是王世充最重要的粮仓,且没有之一,尤其在曹旦火烧洛口仓之后,回洛仓便成为洛阳城内最重要的粮食供应地。
战争开始之前,王世充唯恐回洛城有失,特意派其侄子、宋王王泰镇守怀州(河内郡),可现在,回洛城突然就丢了。
这让王世充非常恼怒,立刻下旨痛斥王泰,又下令太子王玄应、左辅大将军杨公卿等人务必夺回回洛城。
王玄应与杨公卿接到命令不敢怠慢,两人立刻统领四万大军开赴回洛城。
其实,回洛城的丢失,王泰要负责,达奚善定要负责,王世充同样要负责。
先说王泰,本就是个轻浮的公子哥,哪里懂得带兵打仗,而且他的注意力都在从太行进入河内郡的刘德威身上,哪里想到黄君汉会悄然渡河。
再说达奚善定,回洛城北有怀州王泰,又隔着黄河,西侧、南侧是洛阳一线,东侧是偃师和洛口仓,所以单从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回洛城是非常安全的,达奚善定便有些疏忽,没太上心。
最后再说王世充,李唐大兵压境的关键时刻,王世充除了他的族人,谁都不相信,达奚善定手下只有三千人,对王世充的不信任,达奚善定当然不满,也就谈不上尽忠职守。
所以,黄君汉仅仅派了校尉张夜叉,带着不到千人,便拿下了回洛城,而且还俘虏了守将达奚善定。
拿下回洛城后,黄君汉知道王世充绝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立刻派快马禀报李世民。
李世民接到消息不由大喜,对黄君汉和张夜叉大加褒奖,同时令刘德威加快行军,务要牵制住王泰。
同时,李世民派屈突通统领前部先锋进逼洛阳。
洛城西禁苑,北拒邙山,西至孝水,南带洛水,支渠谷、洛二水会于其间,青城宫便坐落于洛阳城西北,李世民大兵压境,王世充也随之而动,亲统大军开赴青城宫迎战唐军。
双方近十万人马汇聚于此,战争的味道也越来越浓。
就在这关键时刻,王世充再次遭一击,洧州刺史崔枢、长史张公瑾举城投唐。
这对王世充来说,打击是巨大的,心中也不由暗恨,打吧,萧正打死这些墙头草才好,最好杀光他们!
王世充暗恨,萧正也是愤恨不已。
这段时间,萧正一面关注唐郑之战,一面忙活自家事。
面对气势汹汹的李唐,不仅王世充有压力,萧正也有,虽然现在他还没直接面对李唐大军,但他毕竟知道历史走向,隋末大乱,群雄逐鹿,而李唐才是最后的胜利者!
尤其李世民,其军事才能在历史上绝对位列前茅,其属下房玄龄、杜如晦、屈突通、李绩...哪个不是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人物?
面对如此强敌,萧正哪敢有丝毫放松。
薛茂林、徐刚走后,萧正亲自挑选老兵准备潜入景室山一代,和薛、徐的联络更是交给了张南负责。
与此同时,萧正下令新占的厉阳、庐江、汝阴、谯郡等地开始征兵,并再成立一军,由王伏宝担任主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