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从赵顼宣布“生病”,到王安石变法动作的实施,这段纷乱忙碌的时间里,高太后也没有闲着。

表面上,她一直在张罗着为赵顼选妃、安排之前的几个人选入宫。而实际上,她在暗中已经在朝中安排更多的亲信。

这次她通过吕公绰的夫人吕大老夫人联系上了吕家许多旁支亲宗。吕家旁系繁杂,关系复杂。许多希望倚靠吕大老夫人的大有人在。

于是,过年的时间里,吕大老夫人通过宗祠施压,和不断的找吕公弼、吕公着哭诉吕公绰早逝,让他们将吕希卓调回京城,直接放在他们眼皮子底下带着,保留好吕氏长门的血脉。

吕公着因着之前吕希纯帮助流民的事情,三番五次向朝廷递交罪己书,坦言没有教育好儿子,请求赵顼罢去自己的官职。但是赵顼并没有计较,几次都驳回了他的罪己书。还对他说,要他好好教育吕希纯,才情双绝的吕希纯将来是必可造之材。只是眼下一时走错了路,假以时日定然可以出人头地,继承吕家衣钵。

只是赵顼越是表现的和善,吕公着心里的隔阂与担忧愈发浓烈。他日夜担心着赵顼会如同赵曙一般的性格——表面和善,心里却十分记仇,睚眦必报。

多方压力之下,吕公着年前开始便抱病休假,以此来抵消官家对他们吕家的关注,以及大嫂嫂对自己的哭诉。

过年期间,高太后突然插手,着人帮着安排了吕希卓回京的事宜,并安排他在工部一个清闲的肥缺任职。吕大老夫人自然是高兴的不得了。可是这对于吕公着来说,显然又是一道催命的符。

在几房人共同的努力下,吕公弼与吕公着也对站队的事情有了一些摇摆。特别是对于赵顼年后给出的一系列大刀阔斧的革新意愿,他们也是有些担忧的。

毕竟年轻人,年轻气盛是好事,但是如果过于浮躁和激进,那也终究是弊大于利的。

开朝后,赵顼连着几日称病未曾上朝,吕公弼和吕公着对官家的信任又减少了一些。赵顼身上先帝的影子愈发鲜明。

又加上司马光在一旁对他们二人着说着:“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而今官家不顾祖宗礼法,一味冒进,恐有祸患啊。两位吕大人,不若多多规劝的好。”

吕公弼和吕公着听了,眼神交换,低头不语。

自此,高太后身边除了司马光、韩琦、朱偲之外,又多了两员大将。

初听到赵顼安排王安石变法革新的时候,高滔滔其实是很震怒的。不过没过两天,她就镇定了下来。任何事都是双刃剑,革新也必然。如果能利用好这把刀,也许这也是捅向赵顼的刀。

她微笑着淡定了下来,革新嘛,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实现的,就让这件事沉淀一下,等他们具体有了动作,她再见招拆招。眼前最主要的,就是要安排三月十五三位嫔妃进宫的日子。

三娘那边并不需要她来操心,赵顼早早就安排了圣旨和赏赐去了杨家,顺便接了三娘回京,让他们准备三月十五入宫的事宜。并且听说他还送了几百抬的礼物去京城的陈家,给足了面子。

高滔滔只要安排李书锦、朱锦沄二人的进宫事宜即可。

想到二人能入宫,高滔滔嘴角还是带着笑的。尤其是朱锦沄,只要她入了宫,那么朱偲就会死心塌地的为她做事了。且这个朱锦沄是个有心机的,用这样的人去对付三娘,再好不过了。

想到三娘要进宫,高滔滔居然有些期待了。